分子遺傳學
在探討同性戀是否受基因影響,或是影響程度如何的問題時, 我們看過幾項研究,以傳統遺傳學方法估計某種特徵(如性傾向)之遺傳值,但這種方法,其實並非找出與該特徵相關的特定基因。[47]探討基因問題其實另有 一法,稱為分子遺傳學,可以推斷某個基因變數是否與某種特徵相關,包括生理及行為特徵。
為同性戀找出特定基因基礎的一次較早期嘗試,是基因 學者Dean Hamer等於1993年對40對同性戀兄弟所做研究。[48]研究員檢視這些同性戀者的同性戀家族史,認為X染色體中Xq28段可能與男同性戀有關。如 此具影響力之研究,後來也有人試過重演,但結果混亂:George Rice等嘗試重演但得不出Hamer同樣的結果;[49]雖然Alan R. Sanders等於2015年以更大樣本-409對同性戀兄弟-成功重演Hamer之原初發現,但同時找到其他可能有關的基因段落。[50](但因效果太 小,該段基因預估同性戀傾向之作用不大。)
如上述等基因關聯研究,是從遺傳模式嘗試找出某種特徵之關聯染色體段落,而今日方法之一,是全基 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用染色體序列技術辨認可能與某種特徵有關染色體別異。科學家檢查呈某種特徵之大批人口數以百萬計基因變數,亦檢查沒此種特徵人口之基因,比 較兩者基因變數頻率之異同,從帶有該特徵人口較常呈現之基因變數,推斷出關聯基因。近年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愈趨流行,但鮮有科學研究找到與同性戀傾向關聯之 基因變數。其中最大研究,從2012美國人類基因會年會(American Society of Human Genetics)23與我(23andMe)數據庫取樣,對象涵蓋超過23,000人,但找不到具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意義的「同性戀傾向」關聯基因,不論 是男性還是女性。
這裡再次顯明,所謂「同性戀具基因基礎」之說,其「證據」不一致,亦不算周密,這意味著,即使遺傳因素可解釋性傾向之部份變數,但論到成因,則其影響力不強;就算有,也不具決定性。
其 實人類行為傾向往往如是-同性戀傾向或行為,基因確可能是成因之一,但其表顯則通常受環境因素影響-相同基因在不同環境下,表顯會不同。因此,就算同性戀 成因真有其基因元素,但人的戀慕傾向亦受多個環境因素影響,諸如社會壓力,身體或情感受侵害,或曾遭性侵,當然還有個人意願;研究考慮要周全,方能為性愛 意向、戀慕心及性慾望之成因,歸結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