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用户评价: 5 / 5

加星加星加星加星加星
 

http://www.narth.com/#!gay---born-that-way/cm6x

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显示同性恋不是遗传的

过去二十年来,在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等地,对于同卵双胞胎的八大重点研究中,最终达至同一结论:同性恋不是与生俱来的。「顶多遗传是很次要的因素。」尼尔‧怀特海博士说。怀特海博士曾于新西兰政府担任科研人员达24年之久;其后四年,他在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总署工作;近年,他于日本多所大学担任顾问之职,并关注暴露于辐射下之影响。怀特海获取之博士学位,属生物化学和统计学上的专业。

同卵双胞胎拥有相同的基因(英文缩写:DNA),同时也在相同的母体条件下孕育。如果同性恋的成因,是由于遗传或母体状况所影响,若其一是同性恋,那双胞胎的另一人也该是同性恋。「因为他们拥有完全相同的基因,那该是百份百相同的。」怀特海博士解释。然而,各个研究反映出的状况并非如此。「若双胞胎的其一有同性吸引,那么,另一个只有11%机会成为男同性恋者,14%机会成为女同性恋者。」

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必定相同,同性恋便不可能由遗传支配。「没有人一出生便是同性恋。」怀特海说。「主导同性恋的物质,若出现在双胞胎的其中一人身上,不在另一人身上,这说明同性恋的成因,是在于后天的因素。」

主导同性恋的物质,若出现在双胞胎的其中一人身上,不在另一人身上,这说明同性恋的成因,是在于后天的因素。

怀特海博士相信,同性吸引(same-sex attraction, 缩写: SSA)是由于「非共享因素」。即是说,在双胞胎之一所发生的事情,或双胞胎之一对事件的个人响应,而不发生在双胞胎的另一人身上的。举个例子,双胞胎之一也许曾接触过色情事物,或曾受性侵犯,而双胞胎的另一个却没有;双胞胎之一对家庭或学习环境的诠释和反应,也许与双胞胎的另一个不一样。「这些个体和对不同事件的独特响应,与及对共同环境因素,都是占主导地位的。」他说。

1991年,澳大利亚对同卵双胞胎进行了一个最大、最可靠的研究;大概到了1997年,美国也相继作出同样大型的研究。后来到了2000年,澳大利亚和美国对更多的双胞胎进行研究。随后,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也进行了数次研究。据怀特海博士称:「双胞胎的登记,是对现代双胞胎研究的一个基石。现时,这数据库十分庞大,且于多个国家也设置这样的数据库。一个欧洲区偌大的双胞胎注册项目,当中登记的有600,000个成员,正在组织当中;然而,最多采用这些数据作研究的其中一个国家是澳大利亚,当中有记录的超过25,000对双胞胎注册。」

一个针对青少年双胞胎的重要研究中,显示其遗传的相互关系甚为薄弱。在2002年,比尔曼和布吕克纳就双胞胎同性吸引的一致性,在美国对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学生作出研究,当中男生和女生的比率,分别只有7.7%和5.3%-比贝利等人于2000年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中,其结果分别是11%和14%还低。

在同卵双胞胎的许多研究里,怀特海博士对性别身份特质的多变感到惊讶。「中性学术调查显示重大的转变,大约有半数同性恋/双性恋的人口(在非治疗性环境里),会在一生中转变为异性恋者。如今大概有3%异性恋人口,确信自己曾是同性恋或双性恋者。性取向并没有具体设定。」

性取向的许多改变,都是朝着纯粹的异性恋的。

更特别的是,大部份这许多转变的发生,是没有经过任何辅导或治疗的。「这些转变不是由治疗诱发出来的,而在生命中『自然地』产生的,有一些转变甚至很快。」怀特海博士观察。「性取向的许多改变,都是朝着纯粹的异性恋的。」

转变成异性恋的人数,较比现有的双性恋和同性恋的数目之和更大。换句话说,前同性恋之人数多于实际同性恋之人数。

这流动性在青少年当中更显著,就如比尔曼和布吕克纳的研究所显示的一样。「他们发现从16到17岁,若某人被同性所吸引,可却于一年后,他们的性向几乎全部转变了。他们是支持同性恋的作家,他们的评论是,稳定性只存在于异性恋者身上,年复一年都是如此。青少年是特别的例子-他们的性向每年都在转变。」

可是,在许多流行文化里,许多错误的观念仍然存在,如宣称同性恋是遗传的-不可改变的置于一个人的身份里。「从事这界别工作的人士,对媒体在这议题上作出的评论感到不满。」怀特海博士称。「然而,他们情愿坚持他们的学术研究,而不参与这方面的讨论。」

 

分类: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点击数: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