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5 / 5

加星加星加星加星加星
 

http://thefederalist.com/2015/03/17/dear-gay-community-your-kids-are-hurting/

致同志群體:你們的孩子受傷了

我愛我媽的伴侶,但就算多一個媽,也無法取代爸爸。

Heather Barwickhttp://thefederalist.com/author/heather-barwick/

BOY

致同志群體:

我是你們的女兒。早在1980至1990年代,我就由媽和她的伴侶帶大。我媽和我爸的婚姻只維持了一段短日子,我媽結婚前已知道自己是同性戀者,但那時風氣和現在不一樣。所以他們生了我。你們可以想像情況有多複雜。我兩三歲時,媽就離開爸,因為她想生活得快樂點,和自己真心相愛的人在一起-那是個女人。

我爸人品也不怎麼樣,媽離開他之後,他也不耐煩回來看我們了。

你們有沒有讀過《希娜有兩個媽》這本書?那是我的生活寫照。我媽、加上她的伴侶,和我住在郊區一幢小房子裡,蠻溫馨的,那是個思想自由開放的社區。她的伴侶對我很好,當我是她的親生女兒。因為媽和她伴侶的緣故,我也承襲了她們一幫關係緊密的男女同性戀者朋友,或者應該說,是他們承襲了我?

無論如何,直至現在我仍然視同性戀者為自己人。你們教懂我許多。教我學會勇敢,尤其在困難時候。教我做人要有同情心,學懂聆聽別人;又教我跳舞。教我不要害怕與別不同的事,學懂為自己站出來,哪怕孤立無援。

寫這封信給你們,是因為我要「出櫃」-坦白承認:我不支持同性婚姻。但背後理由,未必如你們所想的。

孩子需要父母

我反對,並不因為你們同性戀。我愛你們,很愛。我反對同性婚姻,是因為同性戀關係的本質。

20幾歲之前我一直支持同性婚姻,直至後來,我可以稍為遠距離地回想童年種種經歷,方發覺同性伴侶育兒對我的長遠影響。現在我已為人母,當我看見孩子天天享受父愛,才明白傳統婚姻與育兒方式的美與智慧。

同性婚姻與育兒令孩子失去父或母,卻依然對他/她說,這沒關係,是一樣的。其實不一樣。我們許多人,許多你們的孩子,其實都受傷了。沒有爸爸,使我心裡好像缺了一大塊,令我覺得痛,天天想要個爸。我愛我媽的伴侶,但另一個媽無法取代我失去的爸。

成長期間,我身邊都是一群說著她們不需要、或不想要丈夫的女人。然而,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實在很想要爸爸。我心裡有種痛、有種渴望,很想要爸爸,但走在社區裡,這種渴望真夠怪相的,因為大家都說不需要男人。因為爸爸不在,我幾次生他的氣,也有時生自己的氣,怪自己怎麼想要爸爸。直至今天,我仍會為失去爸爸覺得遺憾。

我不是說你們就做不了好家長,你們可以的。我媽就很棒。我也不是以為由異性戀家長帶大就一定事事順利,我們都知道家庭會破碎,都令孩子受苦:如離婚、拋棄配偶、不忠、虐待、喪偶等。但大致上,最佳和最成功的家庭結構,是孩子由父母帶大。

同性戀者子女為何不誠實?

同性婚姻不僅重新定義婚姻,亦重新定義親子關係。所提倡和使之正常化的家庭結構,其實否定了更寶貴和基本的事。否定我們心底的需要與渴望,但同時對我們說,這種自然而有的渴望,是多餘的。對我們說:你好好的。但我們不好,我們感到受傷。

難說出口的話,就由我們來說

父母離異的孩子可以說:「老媽和老爸,我愛你們,但因為你們離婚,令我很沮喪難受。令我不再信任人,又覺得好像是自己做錯了。要住在『兩頭家』裡,真的很難受。」領養的孩子也可以說:「養父養母,我愛你們。但對我來說,日子真的不容易過。我與我生父母的關係的破裂,令我很難過。不明白這是為甚麼,而且我很掛念他們,雖然我沒有見過他們。」

但同性伴侶的孩子沒有機會這樣說話。不僅是我,我們許多人都如此。我們許多人都不敢說出口,告訴你們我們感到受傷,內心多麼痛苦,因為不知怎的,你們似乎不想聽。是的,你們不想聽。我們要是說,生在同性伴侶家庭而感到受傷,根本不會有人理會,又或者會被視為仇視同性戀者。

但這並非仇視。你們都很明白無故讓人標籤的感受,尤其那個標籤,是用來中傷你們,令你們住口。我也知道,真的有人仇視你們,你們也曾受傷害。同志巡遊時我也在,看見兩旁有人舉起「神討厭基佬」、「愛滋病治好同性戀」等標語,我也哭了,生氣了,我在那裡,與你們同一陣線的。我不是仇視同性戀者,我們這些孩子,並不仇視同性戀者。

這種對話很難,但我們應該坦白。難說出口的話,就由我們來說吧,這是你們教我的。

作者簡介

Heather Barwick由母親及同性伴侶帶大,曾是同性婚姻倡導者,後轉而推動兒童權益運動。已婚,育有四個活潑孩子,家裡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