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性傾向與大腦

好幾項研究探討自認異性戀者及自認同性戀者的神經生物學特徵之異同,其先驅之作,是LeVay於1991年所做研究,稱男同性戀者的大腦,與男異性戀者有生理上的差異,尤其下丘腦視前區間質前核一組細胞(interstitial nuclei of the anterior hypothalamus,下稱INAH3)。[89]精神病學家William Byne等後來做另一項研究,顯示差異更細微:「與此前兩個研究相符…我們發現INAH3按性別而具二型,男性此細胞組範圍大於女性。再者,我們發現這種差異,源於男女神經元數目不一,不在乎神經元大小或密度。」[90]作者留意到,「雖然男同性戀者的INAH3傾向較男異性戀者小,但關乎性傾向的腦內核神經元,兩者數目是一樣的」。他們認為,兩者該腦區之大小差異,可能源於「出生後的經驗」,但須進一步研究確認。[91]他們亦說,INAH3之兩性同種二元特徵究竟有否實際功能,屬未知之數。作者總結說:「基於是項研究,及LeVay(1991)之研究結果,我們無法單從INAH3之大小就準確地預計人的性傾向。」[92]心理學家Mitchell S. Lasco等於2002年發表一項研究,探討另一腦區-腦前連合(anterior commissure),發現無論男女,或不同性傾向者,該腦區特徵皆無明顯差異。[93]

後來也有好幾項研究,探明異性戀者及同性戀者大腦結構的差異(各項研究定義性傾向之條件各異),部份結果摘錄在《全國科學界進程》(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2008評論內。[94]然而這類研究,實無助於探討性傾向成因或生理根源;這些研究往往是先天不足,結果乏善足陳。以其中一項研究為例,研究員向研究對象展示一批男女照片,過程中用磁力共振觀察其大腦活動,結果顯示,男異性戀者及女同性戀者看見女性照片時,丘腦(thalamus)與眼窩前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活動較強,男同性戀者及女異性戀者看見男性照片時則此部份活動較強。[95]但這個現象,與理解同性戀傾向成因其實關係不大。同樣地,另一項研究稱男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對費洛蒙(pheromones)之反應不一,[96]另一項後續研究對女士也有同樣發現。[97]再一項研究顯示,同性戀者及異性戀者腦半球不對稱之情況、及大腦功能傳輸有別。[98]

類似發現,雖然可能指出未來探究可由之路,但對了解戀慕傾向、性傾向與行為成因實在毫無寸進,下面會詳談這點。現在我們先談談此類研究某些先天不足之處,且舉例說明。假設我們想研究瑜伽老師和健身教練大腦結構差異,研究時間若是夠長,則最終必然發現兩個組別腦部某些區域有功能狀況有異,但這不等於瑜伽老師和健身教練所以有不同發展,是先天使然。大腦結構差異,可以是某種行為或興趣之結果,而非其成因。[99]再看另一例,假設男同性戀者體內脂肪較男異性戀者少(身體質量指數[BMI]平均數較低),雖然身體質量某程度上由基因決定,但就算有此發現,也不能說是基因導致此身體差異,或導致同性戀。也有可能是男同性戀者節食者較多,所以身體質量低。上述例子顯明大眾詮釋這類研究時之通病-以為某種神經生物學模式主宰行為表現。

上述幾項研究,皆探討可能影響戀慕傾向、性傾向或慾望的生理因素,綜覽後,我們就明白社會心理學家Letitia Anne Peplau等1999年評論文章為何有此強烈結論:「容我再說,過往逾50年研究均無法證明生理因素是女人性傾向發展之主要導因…與公眾信念有別,科學家無法提有力證據,證明女人的性傾向由生理因素主宰。」[100]總括上述研究,此話亦適用於對男同性戀傾向之研究,不論「同性戀」之定義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