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5 / 5

加星加星加星加星加星
 

 社會標籤

多年來,社會學家探討過社會標籤對人的影響,從自我形象低到學業成績差都有。[95]所謂社會標籤,是以某種特徵指稱某人,令那個人在某個社會場境下貶低身份價值,似乎比不上其他人。[96]許多時候,在某個文化圈內,眾成員皆對那種特徵有不良印象,並據此排斥個別的人,予以不同待遇。舉例,若將精神病視為病人本身有性格缺憾,這就是將精神病「標籤」。社會標籤是社會壓力模式重要範疇,其原因之一是,就算並沒有發生實際歧視或惡待案件,論者仍可藉「社會標籤」解釋情況。舉例,某抑鬱症病人估計,一旦親友知道他患這種病,會覺得是他本身的性格有問題,於是隱瞞病情,這也是標籤抑鬱症。假設病人隱藏得好,親友不察,所以沒發生實際的歧視或欺凌案,但那個抑鬱症病人因顧慮他人態度而焦慮,亦影響情緒及心理健康。

研究員發現,在某些族群而言,其精神健康風險與社會標籤有關聯,儘管專門探討同雙跨群體因社會標籤而影響精神健康的實證研究甚少。標籤很難定義或操作化,對實驗社會科學家而言,是個棘手而含糊的概念。雖然如此,仍有人嘗試探討此問題,調查受訪者自覺被人貶低的感受,結果發現,被別人標籤的確與精神健康狀況有關。其中一項廣為引述的研究,是1997年由社會學家及流行病學家Bruce Link等所做,探討標籤與精神健康的關係,結果發現,標籤精神失調濫藥病人,會造成「強烈而長久」的不良影響。[97] 據這項研究,就算當事人原初所患精神失調或濫藥問題大致治癒後,標籤對他們的影響依然持續。研究也發現,無論病癒前後,幾個標籤的變數(即當時人自覺被貶低與排斥)與幾種抑鬱病徵都有明顯關聨,可見標籤對人的影響相當持久。當然,也有可能是現抑鬱病徵之病人更常覺得被人標籤,但若然如此,則「被標籤」的感覺應該隨治療進展而減少,即如抑鬱病徵會遞減;但研究結果顯示,「被標籤」的感覺不變,作者因而總結,標籤是引致若干抑鬱病症成因之一。值得留意的是,是項研究發現,單單由標籤變數構成的抑鬱病徵變數,比率在10%上下-換言之,標籤對抑鬱病徵的影響甚小,但其效應在整體人口層面會顯著表現出來。也有其他研究員提出,標籤效應其實影響輕微,或僅屬過渡性質,舉例,雲德標大學(Vanderbilt)社會學家Walter Gove就曾說,「[精神病人所經歷的]社會標籤案,似乎大多數僅屬過渡性質,不構嚴重問題」。[98]

近年來,研究員開始從實證及理論兩方面工作[99]入手,探討社會標籤如何影響同雙跨人士心理健康,但對影響幅度及持久性看法各異,仍有爭議。其中部份爭議,源於社會標籤難以定義及量化,且不同社會場境之標籤變數各異。2013年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心理學家Walter Bockting等做一項研究,檢視1,093名跨性別人士的精神健康,發現沮喪情緒與客觀及主觀的標籤案確有關聯;此研究以問卷評量標籤問題。[100]2003年,由臨床心理學家Robin Lewis等所做一項研究[101],調查201名同性戀及雙性戀者,探究現抑鬱病徵的可預計因素,用十題問卷評估受訪者「被標籤」的意識,觀察受訪者「感受到別人基於既定觀念而批評他的嚴重程度」。[102]不過,抑鬱病徵往往關乎當事人對自己、對世界觀感、對將來有負面認知,可能令抑鬱症患者容易覺得被標籤。[103]2011年Bostwick所作另一項研究[104]亦衡量被標籤意識與抑鬱病徵之關聯,發現在女雙性戀族群中,兩者有輕微關聯;可惜研究樣本太小,成為限制。2003年有一項對挪威青少年的長期研究[105],由心理學家Lars Wichstrom所作,報告指,精神健康狀態差與好幾種心理風險有關,包括自我價值觀,但亦關乎性傾向。此研究不認為標籤是直接的風險因素,並指單項的心理風險因素-如被標籤意識,不足以解釋異性戀與非異性戀者精神健康狀況之差異。此外得留意的是,上述研究皆為橫斷面設計,數據不能證因果關係;必須另類數據及證據,才能證明標籤是兆因。特別是,從上述幾項研究可見,目前無法證明社會標籤引致精神健康問題;標籤與精神健康之關聯,也可有其他解釋,比如精神健康差令人常報稱被標籤,又或者受第三種因素影響令人精神健康差並覺得被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