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重要觀念及來源
要釐清「性別身份」與「性別」,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普遍定義,以下引述自美國心理學聯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小冊子:
性別與生俱來,指或男或女的生理狀況,主要關乎物理性的特徵,如染色體、荷爾蒙、內外生殖器等。性別身份指由社會建構之角色,認為男孩女孩、男人女人應有的行為舉止和特質,這會影響人處事、社交,對自我觀感。按世上諸多文化,所言生理性別或許大同小異,但對性別身份的看法卻是大相逕庭。[1]
此定義道出一件顯見之事-社會對男女各有規範,而不同文化對此規範看法不一,這不單關乎生理特徵。但由此推論至極,指性別全由「社會建構」,無關乎生理性別。此觀念,是婦解運動重要一環,為改革、或削弱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西門.波娃在婦女主義經典著作《第二性》(Simon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1949])寫道,「做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學來的」[2];今人常說性別是生理特徵,性別身份是文化建構,西門.波娃可是此說之祖師。如美國心理學聯會解釋,人因其「染色體、荷爾蒙、內外生殖器」而稱為女人,後因應社會要求而適應婦女之「角色及行為舉止」。
婦女主義理論發展至20世紀下半葉,稱性別角色主要為社會建構,其立場更堅固。在社會科學著作裡以「性別身份」一詞與性別區分,其先驅之一,是Ann Oakley在1972年的著作《從俗民方法學論性別》(Gender: An Ethnomethodological Approach);心理學教授Suzanne Kessler與Wendy McKenna認為,「性別是社會建構,目前這個『男女二分』的世界,只是大家用約定俗成方法所建構出來的情狀」。[4]
人類學家Gayle Rubin看法類似,她在1975年寫道,「性別身份,是社會加諸人的兩性二分概念,是兩性社會關係之產物」。[5]她認為,假如沒有社會所加的規範,我們仍會有「雌雄」但不會有「男女」之別。此外她也說,既然傳統性別角色是社會建構的,即是說,這也是可解構的;我們可以消弭「習慣的性別分野與角色」,創造「雌雄不辨(但非無性)的社會,使人的性徵無關乎其身份、其舉措,及其做愛對象」。[6]
婦女主義理論學家Judith Butler好幾本著作談及性別身份理論,與解構、或推翻傳統性別角色之關係,如《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1990])及《消解性別》(Undoing Gender[2004])[8];Butler進一步發揮其「操演性」理論(performativity theory),即是說,男與女不在乎其所是,乃在乎其所為。她形容,「性別身份並非性別所生之果,也非如性別般看來是固定的」[9],卻是建構而成的身份,外乎生理或身體特徵,「是自由浮動的設計,因此,男性化與陽剛,也可以指女體,女性化與陰柔,也可以指男體」。[10]
性別(gender)與性別身份浮動可變,不必二分-此說最近在流行文化愈趨普遍。舉例,臉書在2014年推出新措施,讓用家在「男女」之外,另有56種方式形容自己的性別,臉書解釋,諸多選項為令用家「適意,表真我」,而「性別角色表達」是其中重要一環。[11]選項包括:無性別(agender),若干跨性別選項,性別游移、性別存疑、不適用、其他、通性別(pangender),及鴛鴦心(two-spirit)。[12]
Judith Butler所言男女角色「操演性」的理論,無論是否準確,但她說性別角色是「自由浮動的設計」,正好形容這種新的性別分類系統。但當術語加增,性別概念一再細分,則我們對性別分野之定義再難找共識。假如性別身份全無關乎雌雄之辨-莫論身心理特徵,則人人自塑「性別」,內含各種組合特質;如此歸謬法令性別定義太廣闊而意義全失。
另方面,性別身份確可以按典型特徵及舉措而定義,「當男孩」意味著有典型的男孩舉措,如愛玩粗獷活動,對運動特別感興趣,愛玩槍,不玩娃娃等;但這也意味著愛玩娃娃不愛玩槍、不喜歡運動或粗獷活動的男孩,會被認為像個女孩子,而不只是他的喜好有別於典型男性舉措。要辨別「外乎典型的性別舉措」,先要知道所謂男性與女性特質,與固有的男女舉止規範是兩回事。男女性特質之基礎,在乎生殖角色之分野;哺乳類動物諸如人類,由女性生出下一代,男性負責使女性成孕;從更廣闊層面看,是雌性提供卵子,由雄性使之受孕。對性別角色如此基本概念,是二分的,恆定的,乃是據生殖系統以辨雌雄,儘管當事人可能展現外乎典型男女角色的舉措。
為闡明如何「據生殖系統以辨雌雄,儘管當事人可能展現外乎典型男女角色的舉措」,且舉兩例:其一來自動物王國諸多物種,其二在乎人的多樣舉措。先看企鵝王國。帝企鵝主要由雄性來照顧蛋,因此可以說,雄性帝企鵝較雌性其「母性」更強。[13]但我們知道雄企鵝就是雄企鵝,只是這個物種在育兒方面的表現,有別於動物普遍由雌性護幼的做法。從此可見,性別不由育兒等性別典型舉措定義,而是由生殖角色定義。
就是其他關乎性別典型的生理特徵,諸如染色體,也不一定有助概括定義性別,這裡再舉帝企鵝為例。帝企鵝與其他鳥類一樣,決定性別的基因有別於哺乳類和其他動物。人類的男性有XY染色體,女性有XX染色體,即是說,男性帶一條獨特的、決定性別的染色體,為女性所無;而女性則有兩條一樣的染色體,這條染色體男性也有。但鳥類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在雌而不在雄。[14]如前面的例子,雖然雄性帝企鵝是育兒的主力,但動物學家不會因此說,負責生蛋的其實才是雄性。同理,鳥類的ZW決定性別系統,不會令遺傳學家質疑公雞是雄和母雞是雌的古老說法。可見分辨動物性別唯一可靠之生理準則,是其生殖角色,而非其他生理特徵或舉措。
論到外乎典型的性別舉措另一例,是Thomas Beatie,是位「男士」,於2008至2010年間誕下三名子女,因而登上報章頭條。[15]Thomas Beatie生來是女的,從前名叫Tracy Lehuanani LaGondino,接受手術而合法變性為男人,後來決定要兒女。他曾受變性治療,但沒有切除卵巢及子宮,因此可以生孩子。亞里桑那州承認他是三子之父,儘管從生理上言他是母親。非如雄性帝企鵝展現「母性」的育兒舉措,Beatie可以懷孩子,此非「男人無法生育」常態之例外。雖然Beatie天生是女的,卻指他為男性,此是他個人、社會及法律決定,並無生理學基礎;從生理學角度看,沒有人可以說Thomas Beatie是男的。
從生理學上言,生物是雌是雄,全在乎其生理結構在生殖上之角色,不靠人為的評量準則、或可量化的物理特徵或行為來定義;只須了解生殖系統與生殖過程便可。動物生殖系統各異,但都必須雌雄的性細胞結合,才能受孕,形成胚胎;雌雄之生理學分野,即在乎生殖角色此基礎概念,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生理學分類準則能廣為接受。
但對性別此生理學分類,卻非人人承認。舉例,哲學家、法律學者Edward Stein認為,不育令這種分野準則現問題,假如男女之辨全在乎生殖角色,「不育的男人就成了女人」[16],因為不育的人無論男女,皆無法按與生俱來之生理構造履行繁衍角色,因此,以生殖角色定義性別並不妥當,會使不育男女稱為異性。誠然,與生俱來、賦予特定繁衍角色的生理結構固可能受損,以至無法發揮功能,但那個生殖系統仍然可辨,因此生理性別仍然可以按生殖系統構造來界定。為各種原因決定不生孩子的異性戀夫婦,情況亦同。一般而言,男女生殖系統清晰可辨,無論當事人是否使用來繁衍。
以下比喻,闡明為何就算生理結構失去其先天功能,卻依然可辨。眼睛是複雜器官,以處理影像,但有各種情況可能令眼睛失去此功能-即是盲。盲人的眼睛雖失去視覺功能,卻依然可辨;就算有事令眼睛失效-比如戴眼罩-也不會改變眼睛存在之目的,只會影響其功能。生殖系統也一樣,不育成因有許多,但生殖系統之所以存在,依然是為生孩子。
然而,有些人在生理上是「雌雄不辨」,即是說,他們的性徵難辨,這通常是遺傳基因異常所致。舉例,陰蒂與陰莖都是從同一種胚胎結構發展出來,但有些嬰兒陰蒂特別大,或是陰莖特別小,令人難辨其生理性別。
首篇使用「性別身份」(gender)一詞的學術論文,是1955年由約翰.霍金斯大學(John Hopkins)精神病學教授John Money所寫,論治療雌雄難辨(他用hermaphrodites一詞)的孩子。[17]Money認為性別身份浮動可變,亦是可建構的,最少對這些孩子而言如是。他認為要令孩子認同某性別,只須給他造一副外生殖器,營造相應的性別身份環境即可。有雌雄難辨問題的孩子,大人一般會選擇讓他當女孩,此決定非基於基因或生理,也不因大家相信他「真的」是女生,而是因為動手術時,人工陰道較人工陰莖易造。
Money醫生最為人所知的病人是David Reimer,他並非天生有雌雄不辨的問題,而是嬰兒期割包皮不慎令陰莖受損,[18]之後父母把他當女孩養,改女孩名字Brenda,且讓他接受手術及荷爾蒙治療,以確保他發展出女性特徵,只是不讓他知道。然而事情發展並未如父母籌算,孩子漸長,認同男孩身份,至14歲時,精神病學家建議父母告訴他真相,爾後David展開漫長的荷爾蒙及手術治療,以逆轉之前所受、令身體女性化的治療,但童年際遇依然令他痛苦不堪,終於2004年自殺身亡,時年38歲。
有說可藉著社會環境及醫學治療重設孩童之性別身份-David Reimer案,正是此等理論受害者一例。兒童泌尿科專家、青少年精神病學家William G. Reiner,與兒童泌尿科教授John P. Gearhart於2004年發表論文,跟進16名患先天性泄殖腔外翻(cloacal exstrophy)男嬰的性別身份問題;所謂泄殖腔外翻,是膀胱及生殖器嚴重變形。16人中有14人甫出生即被定為女生,接受手術造女性陰道,父母把他們當女孩養。此14人中,有6人其後選擇當回男生,5人繼續當女生,2人在年紀還小時即自稱是男生,但繼續作女裝打扮,因父母不顧他們意願。餘下一人至12歲時被告訴天生是男生,此後他拒絕談論性別認同問題。[19]總之,按已知結果13人中長大後繼續當女生的只有5人。
長大後不願繼續變性,從此等案例可見,藉由孩子出生時即為他另造生殖器,讓他浸淫在相應的性別身份環境,並非應對先天雌雄不辨病症的好方法。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案例最後跟進的年紀在9至19歲,可能有人其後改變性別認同也說不定。
Reiner與Gearhart的研究顯明,性別並非可隨意編配的;天生的男子(或女子)不因為身體經過改造、又浸淫於相應的性別典型環境,就認同異性。性別身份之可塑性似乎相當有限。
顯見的是,不能單憑外生殖器以判斷、或隨意編配人的生理性別。今天醫生愈來愈擅長造人工生殖器,但這些「道具」不會改變病人的生理性別,就算動過手術,他們也不能履行異性的生殖角色。為孩子營造相應的性別角色環境,也是不能改變與生俱來的情況;無論旁人如何教導,甚至當事人(假設是個小男孩)亦以小女孩自居,都不會令他在生理上變成小女孩。對幾乎所有人來說,生理性別其科學定義清晰-是雌雄二分的、穩定的特徵,所顯明生理學現實,無法讓「外乎性別典型舉措」等說法左右,也不能靠手術或社會環境改變。
約翰.霍金斯醫院精神病學前主任醫師Paul McHugh(本報告作者之一)於2004年發表論文,總結論雌雄不辨問題之相關研究:
我們約翰.霍金斯醫院精神病學部門最後認為,人的性別身份主要由遺傳基因、及胎兒生長過程所構成。男性荷爾蒙會令腦部、思路性別化。那些因為出生時,要改變生殖器結構問題,而被當女孩養的少數男孩,長大後會患性別焦慮症-即難接納自己的性別角色。[20]
接下來我們會看看跨性別人士情況(包括兒童及成人),他們選擇了異於天生性別的身份;我們會在這背景下探討何謂性別認同,並看科學文獻在此說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