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行政摘要

本報告綜覽論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最新報告及解釋,包括生理學、心理學及社會科學等各範疇,冀引起醫師、科學家及大眾關注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群體(下稱同雙跨)所面對之健康問題。

以下羅列報告重點:

第一部份:性傾向

  • 有說性傾向是人天生的,永久的生理特徵-此說並無科學根據。
  • 雖然有證據顯示,性行為及吸引與遺傳基因及荷爾蒙等生理因素有關連,但目前並未發現直接引致某種性傾向之生理學成因。此外有研究員發現,同性戀與異性戀者大腦結構與活動有輕微分別,但相關之神經生物學發現無法證明,這些差異是天生的,或是環境及心理因素導致的。
  • 對青少年的長期研究顯示,對部份人而言,其性傾向在人生不同階段會改變,一項研究推斷,自稱有同性戀傾向的青年男子中,近八成於成年後改變說法(但有研究員質疑此數據受調查過程左右,不完全反映受訪者改變性傾向之實際比例)。
  • 與異性戀者相比,非異性戀者童年曾遭性侵比率多兩至三倍。

第二部份:性、心理健康影響,與社會壓力

  • 與一般人相比,非異性戀者群體有各種健康及心理問題風險比率較高。
  • 與異性戀者相比,非異性戀者群體有焦慮問題風險高1.5倍,患抑鬱風險高一倍,濫藥風險高1.5倍,自殺風險高近2.5倍。
  • 與非跨性別人士相比,跨性別人士有各種心理問題風險比率亦較高;值得留意的是,各種年齡跨性別人士平生曾企圖自殺比率高達41%,而美國普遍人口此比率低於5%
  • 有相當有限的證據顯示,歧視、標籤等社會壓力的確令非異性戀者及跨性別人士承受較高心理健康風險;惟此種證據需有更高素質的長期研究觀察「社會壓力模式」,才能了解此情況。

第二部份:性別認同

  • 有個假設説性別認同是天生而無法改變之特徵,有別於天生性別-即是說,人可能「女體男心」或是「男體女心」;此說並無科學根據。
  • 一項近期研究估計,美國成年人中有0.6%所認同性別有別於其天生性別。
  • 對跨性別及非跨性別人士大腦結構之各項研究顯示,大腦結構與跨性戀身份之關係非常薄弱,從神經生物學上言,這算不上成因。
  • 與一般人口比較,曾接受變性手術者,有心理健康問題風險依然偏高。一項研究發現,與控制組比較,變性人曾企圖自殺比率高五倍,自殺喪生比率高19倍。
  • 論跨性別議題,孩子往往是特例。曾經驗跨性別認同的孩子中,僅少部份於青春期或成年後繼續認同異性。
  • 有以延遲青春期或修正第二性徵的方法,幫助出現跨性別認同的孩子;雖然少數孩童認同異性若是得鼓勵支持,可能有益其心理健康,但支持上述方法確具治療成效之科學證據其實非常薄弱。並無實際證據顯示,對自身性別認同有異常想法或行為之孩童,應鼓助他們作跨性別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