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健康問題成因諸多解釋:社會壓力模式

同雙跨族群現精神健康問題較多,情況須留意,制訂政策之官員及醫護人員應盡力減低此風險。但要對症下藥,必先了解病因。而目前在美國內,藉醫療及社會方案幫助非異性戀人口解決健康風險問題,其幅度有限,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社會科學家及心理學家對此問題所提解釋相當有限。

為何非異性戀族群較常現精神健康問題?目前科學解釋有限,雖然如此,公眾多將問題訴諸以下假設-稱為社會壓力模式。即是說,性小眾之所以常現健康問題,皆因受歧視、標籤,經受類似壓力。此說背後含義是,只要減低這類壓力,性小眾的健康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無可否認,性小眾確實面對獨特的社會壓力,諸如標籤、公然歧視、欺凌等,因其性行為與性傾向認同異於家庭及社區常態,要協調兩者,掙扎也不少。此外也得承受一般少數族群面對的壓力,諸如邊緣化、與大眾衝突等等,都可能影響健康。[77] 不少研究員在社會壓力此題目下分辨各種壓力問題,並指這正是同雙跨群現精神健康問題比率高之因。[78]

為解釋異性戀者與非異性戀者現精神健康問題情況之差異,研究員偶爾會提出某種社會壓力、或少數派壓力假設[79],其實稱為社會或少數派壓力模式會更準確,因為所假設的社會壓力與精神健康關係相當複雜,難稱得上單一假設。[80] 壓力(stress)一詞,可有多重意義,可以形容某種心理狀態,或是指憤怒、焦慮等精神或情感狀況,或指社會、經濟,或人際關係現困難。論到小眾特別常經受、以至影響健康的壓力源(stressor),則生起更多疑問。我們會先綜論近年來探討同雙跨群體精神健康的文獻對此模式有何說法,再談社會壓力模式幾大範疇。

論者以社會壓力模式,以解釋為何非異性戀族群現精神健康問題比率較其他人高。而提出此說,非為完整解釋非異性戀與異性戀族群在精神健康表現上之差異,亦非以解釋單單一名病人的健康問題;乃是提出幾種社會因素,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同雙跨群體健康,須至全國人口層面方可見的現象。部份因素也可能影響異性戀者,但同雙跨群體受影響者可能比例大。

流行精神病學家、性傾向法律專家Ilan Meyer於2003年發表一篇具影響力的文章,論到社會壓力模式,將小眾所受壓力源分為外在(distal)及內在(proximate)兩類,外在壓力源不在乎當事人「本身感受或觀感」,乃在乎其小眾身份。[81] 舉例,設若有一男子,老闆認為他是同性戀者,並因而解僱他,這是外在壓力源,因無關乎該男子是否認同「同性戀者」身份,只在乎別人對他的態度與觀感。外在壓力源通常反映社會情況,過於當事人對社會狀況之反應。相對而言,內在壓力源較主觀,與當事人所認同的同雙跨身份關係也較深。舉例,一名年青女子自覺是同性戀者,但為怕家人反對,又或者隱然覺得羞愧,於是向家人隱瞞身份;這是內在壓力源,在乎人的自我觀感,及獨特的社會環境。本部份將討論社會壓力模式所包涵四種壓力源,先從外在壓力源出發,漸次談到內在因素,並檢視探討這些壓力源與精神健康關聯的研究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