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认识同性恋101

Epigenetics

翻译自 translated from  http://factsaboutyouth.com/uncategorized/homosexuality-101/

Julie Harren博士,婚姻与家庭执业治疗师

同性恋这课题,治疗师常以错误手法处理,因相关信息存有谬误。许多治疗师相信,同性恋绝对是天生的、由生理因素所致,因此是不能改变的;尽管这说法并无研究充分支持。研究员虽在此范畴不断努力,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导致同性吸引倾向之生理因素;事实上,许多研究员估计,同性恋取向乃由各种生理及环境因素复合而致的。举例说,有人问及同性恋是否全然属天生的,同性恋基因研究员Dean Hamer回答:「绝对不是。按孪生儿研究,我们知道性取向有多于一半变量机率,这并非遗传的。我们的研究,只是尝试找出其中的基因元素…不是要否定其他心理因素。(Anastasia, 1995, 43)再者,脑研究员Simon LeVay亦同意,同性恋取向乃由多种因素构成。(LeVay, 1996)

这样的话,究竟哪些因素导致同性恋取向?这感觉源于性格与环境等复合因素,自孩童时代即开始发挥影响。据Whitehead与Whitehead(1999)一项研究,「人类行为既受先天因素、也受后天培育影响。没有基因,你根本不能在环境里活动。但缺了环境,你的基因就没有可接触的世界」。(页10)或许可以下列公式理解:

基因 + 脑结构 + 产前荷尔蒙环境 = 性情

父母 + 朋辈 + 经验 = 环境

性情 + 环境 = 同性恋取向

David Blakeslee

所谓环境因素,可能包括性虐待、或其他受伤害经历。而其中一项引致同性恋取向的常见因素,是性别身分发展受阻。性别身分,指人对自身性别之观感,也就是说,他对作为女性或男性之感受。这是从孩童时代起,人与同性别父或母、及同性恋朋辈建立关系,而逐渐形成的。

性别身分认同的进程,约在两岁半至四岁开始。在这个时期,男孩开始不再只黏着母亲,寻求与父亲建立更深厚关系。对男性而言,父子关系是建立性别认同感的最原初处境,他会在这段关系里学习怎样当男生,明白怎样才算当男生,男孩的走路姿势应该如何,该怎样说话、做事等等。父亲若多花时间陪儿子,耐心听他说话,给予肯定,陪养感情,就渐渐陪养出儿子的男子汉感觉。总言之,男孩乃按着与父亲的关系,发展出自身的性别认同感。

孩子到五岁,就开始另一项任务-结交同性别的朋友。在这种年纪,孩子开始上学,男生会观察其他男同学,处理「何谓男生」的问题;在此以前,父亲是他惟一的观察对象。他会看其他男孩怎样走路、说话、玩,也会估量自己和其他男生的关系。他希望在男孩子堆里有归属感,被接纳,有人认识他。透过结交其他男生,他继续发展其男性特质,发现其他男生,也更了解自己作为男孩。

在初小时期,孩子通常不太热衷和异性交往,只想和同性朋友玩。这是很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人必须先了解自己,以后才开始对异性感兴趣。

在和同性朋友交往好几年后,男孩终于进入青春期,开始留意异性,对有别于己的女性感好奇。加上青春期生理因素,这种好奇心会变成对性产生兴趣,渴望与异性谈恋爱。

相反,发展出同性恋取向的孩子,就不会出现对异性感兴趣的阶段。究竟在性别身分发展过程里发生甚么事情,令孩子受同性吸引呢?典型的情况是,因为某种原因,孩子无法亲近父亲,可能他没有父亲、或具父亲形象的成年男性可仿效,又或者父亲未能给予安全感、不喜欢他。当然,不少男生成长时期虽没有父亲,却没有发展出同性恋取向;另外,也有许多男生家有慈父,却仍然是同性恋取向。人的成长发展是很复杂的,包含多样事件因素,人本身对所发生事情的观感也起着重要作用。

观感很重要,甚至比实情更重要,因为对那人而言,观感才更真实;而这往往受性格影响。举例说,情感敏锐的孩子容易感到被拒绝,尽管对方并非有意拒绝他。虽说个性属于生理性的影响因素,然而单单个性本身,不足以发展出同性恋取向,必须遇上若干环境因素,才产生受同性吸引的取向。会产生同性吸引的典型性格是,孩子天生善感、处事细心谨慎、聪敏,倾向艺术家型性格过于运动型,擅将经历个人化、内向化,爱静心观察。

这样的话,男孩若觉得父亲不想和他建立关系,他仍会多尝试几次,与父亲连系,但最终出于自我保护而退隐,这称为情感防卫障碍(defensive detachment)。因为他感到受拒绝,所以选择反过来拒绝父亲,甚至与父亲所代表的一切-即男性形象-隔绝(Nicolosi & Nicolosi, 2001)。其中典型情况是,男孩继续依恋母亲,沉浸于女性形象里。这类型的男孩一般在女人堆中长大,可能他一屋子都是姊妹、姨母婶母,祖母外祖母等。正当他需要男性榜样以建立自己的男性身分时,却只有女性形象可参考,就开始发展出女性化的性情。

这时候,孩子开始上学,这类型男生往往难与其他男生结交,要非他和女生相处比较容易(因他较熟悉女生),或是他害怕其他男生。这类型孩子会觉得自己有别于一般男生,和他们交往就显得犹豫。如果他发展出好些娘娘腔举动,也有可能让其他男生拒绝、甚至嘲笑。虽然这种年纪的男生很希望其他男孩接纳他,但这种渴望却得不到满足,只能远远观察他们玩,但却总不受注意,在男孩子堆里也没有归属感,惟有继续和女孩玩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出女性化性情,尽管他心里渴望男子气概。

这类型的孩子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只在学习女性化的形式,尽管他很想学习当男生,渴望从男子汉的角度了解自己的身分,但因为他愈与母亲或女生朋友同化,男子气概总发展不出来。他只结交女性,这是他惟一的情感投入对象,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没有安全感。及至青春期,他对男性情感投入的需要愈强烈,就不对女性感好奇或兴趣,因为他早已很熟悉异性了。现在他只渴求同性,很想了解男生,想与男性联系。因为一直以来的情感需要、对同性之爱的需要不得满足,他开始以性的形式去寻求;渴望男性关顾之情,随着青春期来临,变成爱恋男性(Satinover, 1996)。

对这类型孩子而言,渴望得到男性的爱,是很自然的。事实上,他会觉得自己生来如此,从有记忆以来他都渴望男性的爱;但其实起初他所渴想的并非性爱,那只是情感需要,是合理的、非关乎性爱的,但后来这种情感被性爱化了。

女同性恋取向的发展,则更为复杂一点。一如男生的性格发展,这牵涉多种因素。有发展出同性恋取向的某些女生,其成长过程与前述男生的相约。但有的女生可能因对女性形象带负面观感,才使她与自己的性别形象隔绝。举例说,女孩如从小看见父亲虐打母亲,她可能会觉得,女性太软弱,于是从小时候就下意识立志,要和这种「软弱」的女性身分隔绝。她觉得身为女性容易受伤,于是与自身性别隔离,以保护自己。

性侵犯也是发展出同性恋取向的另一因素。曾受性侵的女孩会觉得男性很危险,于是当女同性恋者,以保护自己免再受男性侵害。也有的女性因与母亲疏离,就以同性恋的方式寻求母爱。也有人并非从小就发展同性恋取向的,却因长大后曾经历某段本来不涉性爱的同性情谊,渐渐发展出依恋情感;所谓依恋,即二人同时期望在对方身上满足情感需要,产生不设健康界限的结连。在友谊关系里,健康的情感界限是必要的,没有界限的话,很容易也会超越肉体界限。

上述种种因素(可能是与其他因素结合),即可能发展出同性吸引取向。对于有此感受的人而言,这都是真实、且强烈的情感。许多人发觉自己受同性吸引,却不喜欢这种取向;不满自身之同性吸引取向人士应知道,这是可以改变的。不少研究显示,性取向的确可以改变(Spitzer, 2003; Byrd & Nicolosi, 2002),过程虽不容易,也不能一蹴而就,但一如其他性格治疗,透过治疗或其他手段,仍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改变。

说同性恋全然天生,这是不正确、且误导的概念。许多治疗师告诉人,同性恋者是天生的,其性取向不能改变,并鼓励受助者接受其同性恋者身分,尽管对方其实希望改变。这些治疗师实在漠视受助者自决的权利。受助者有权按个人目标选择所接受治疗,若他们渴望改变,治疗师不应打击他们。无论治疗师或受助者,均应多认识此课题,让受助人知道可能的选择。

参考数据

Anastasia, T. (1995). New evidence of a gay gene. Time 146, 43.

Byrd, A. D., & Nicolosi, J (2002).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homosexuality. Psychological Reports, 90, 1139-1152.

LeVay, S. (1996). Queer Sc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Nicolosi, J. & Nicolosi, L. A. (2001). Preventing homosexuality in today’s youth. InterVarsity Press.

Satinover, J. (1996). The gay gene? Th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Spitzer, R. L. (2003). Can some gay men and lesbians change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200 participants reporting a change from homosexual to heterosexual orientation.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2:5, 403-417.

Whitehead, N. & Whitehead, B. (1999). My genes made me do it: A scientific look at sexual orientation. Lafayette, LA: Huntington House Publisher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Vol. 32, No. 5, October 2003, pp. 40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