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精神健康

按2008年一項非異性戀者精神健康研究大型分析,主持人、倫敦大學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精神病學教授Michael King等總結說,同性戀及雙性戀者「其自殺行為、精神失調、濫藥和依賴藥物風險都比異性戀者高」。[1]是項文獻綜覽研究翻爬1966年1月至2005年4月間發表論文,涉及數據來自214,344名異性戀者、及11,971名非異性戀者;因樣本範圍大,足以令作者做高度可靠推斷-這從其相對較小的置信區間可以看見。[2]

綜合多篇論文所言風險比率,作者估計同性戀及雙性戀者平生曾企圖自殺比率較異性戀者高2.47倍,[3]於12個月內曾抑鬱比率高一倍,[4]曾有焦慮問題比率高約1.5倍。[5]非異性戀者(包括男女)濫藥風險也高(較異性戀者高1.51倍),[6]其中非異性戀女子比率尤其高,較異性戀女子高3.24倍。[7]另方面,非異性戀男子曾企圖自殺比率特別高:非異性戀男子及女子合計,平生曾企圖自殺率較其他人高2.47倍,然而非異性戀男子單計比率卻高4.28倍。[8]

上述發現,無論在美國或國際上均有多項研究重演,可見這是恆常模式,需要警惕。然而,在估計各類精神健康問題風險時也存在變數,視乎研究員如何定義「同性戀者」或「非異性戀者」。北伊利洛州大學護理及衛生研究教授Wendy Bostwick等於2010年做一項研究,探討性傾向與情緒失調及焦慮症的關聯,對象是自稱的同性戀或雙性戀者,或稱有同性戀性行為者,或稱戀慕同性者。是項研究使用美國人口大型數據,是隨機樣本,數據由酒精與相關問題全國流行病學調查(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於2004至2005年間收集,訪問了34,653人。[9]樣本中1.4%回應者稱是同性戀或雙性戀者,3.4%稱平生有過同性戀性行為,5.8%稱戀慕同性。[10]

自稱同性戀、雙性戀,或「不肯定自己性傾向」的女子,平生曾有情緒問題者比率較自稱異性戀的女子高:女同性戀者有44.4%,女雙性戀者58.7%,女性不確定性認同者36.5%;女異性戀者則為30.5%。曾患焦慮症情況亦相約,女子中,雙性戀者比率最高,同性戀及不確定性傾向者次之,異性戀者最低。若以曾涉性行為,或戀慕傾向為類別作比較(而非性傾向女),則曾與男及女有過性行為、或戀慕雙性的女子,較只戀慕一種性別對象、或與單一性別對象有過性行為的女子(包括純粹的異性戀或同性戀者),終生曾現精神失調問題比率更高。稱只戀慕女性,或只與女性有性行為之女子,平生有過情緒問題或焦慮症比率最低。[11]

論到男子,自稱同性戀者而平生有過情緒問題的,比率比自稱異性戀者高(42.3% vs. 19.8%),平生曾患焦慮症比率更高一倍以上(41.2% vs. 18.6%)。自稱雙性戀者曾現情緒問題(36.9%)及焦慮症(38.7%)比率則略低於同性戀者。若按戀慕傾向或曾有性行為分類比較,則稱「主要戀慕男性」或「曾與男及女有性行為」者,平生現情緒問題或焦慮症比率最高;稱只戀慕異性,或只與異性有性行為者則比率最低。

另有多項研究發現,除精神健康問題外,非異性戀者現身體健康問題比率也較高。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流行病學教授Susan Cochran等於2007年作一項研究,按加州生活素質調查(California Quality of Life Survey)向2,272名成人集得數據,評估性傾向與當時人自報的身體健康狀況、及疾病(包括心理問題)之間的關聯,研究對象是同性戀、雙性戀者,及「曾有同性戀經歷的異性戀者」。[12]像大部分研究,此研究按當時人自報的健康狀況作評估,固有其限制,但也有幾項優點:使用人口為本的樣本;將性別認同、與性傾向其他行為層面分類評估;控制種族、教育、關係狀況、家庭收入等各項因素。

此項研究發現,儘管非異性戀者現若干健康問題比率似乎較高,但在調整幾個人口學上的潛在混亂因子後,發現僅一個組別患病風險(愛滋病除外)明顯更高-是女雙性戀者,她們較女異性戀者更易有健康問題。與Bostwick等2010年所做研究結果相符,女同性戀者、女雙性戀者、男同性戀者,及有同性戀經驗的男異性戀者,現心理壓力問題比率較高,在調整人口學混亂因子前或後情況也相約。男子方面,有同性戀經驗的男異性戀者,報稱現幾種健康問題比率最高。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與生物行為科學教授Christine Grella等(包括Cochran)於2009年作一項研究,探討性傾向與因濫藥或精神失調而接受治療之關聯。[13]此研究使用人口基底樣本,及性小眾過採樣,藉此提高統計力,以偵測組別間之差異。而接受治療之定義,乃按受訪者報稱過去12個月內曾否「因情緒、精神健康問題,酗酒或濫藥而接受治療」。而性傾向之操作化,則綜合受訪者之行為歷史及自述認同。舉例,他們將自稱的同性戀及雙性戀者,並報稱有過同性戀性行為者都歸類為「同性戀 / 雙性戀者」。結果顯示,女同性戀或雙性戀者接受治療者最多,男同性戀或雙性戀者次之,女異性戀者再次之,男異性戀者最少。整體而言,同性戀及雙性戀者過去12個月內曾接受治療者,較異性戀者高一倍(48.5% vs. 22.5%)。而男女模式相似:曾接受治療者,男同性戀者比率是42.5%,男異性戀者17.1%;女同性戀或雙性戀者55.3%,女異性戀者27.1%。(Bostwick等發現,只戀慕同性、或只與同性有性行為的女子,患情緒病與焦慮症普遍比率,較女異性戀者低。此研究結果差異,可能因為Grella等將自稱的女同性戀者,和自稱的女雙性戀者,及報稱有過同性戀性行為的女子歸為同一類。)

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Theodorus Sandfort等於2006年作一項研究,按2001年所作、荷蘭整體情況第二次全國調查(Dutch National Survey of General Practice)所得數據,評估自稱的性傾向與健康狀況之關聯,受訪者有9,511人,其中0.9%屬雙性戀者,1.5%是同性戀者。[14]其性傾向操作化如下:研究員請受訪者按下列五種程度自報性傾向-只以女人為對象,主要以女人為對象,男女皆一樣,主要以男人為對象,只以男人為對象。惟稱「男女皆一樣」者歸入雙性戀之列;男子稱「主要以女人為對象」,或女子稱「主要以男人為對象」者,列作異性戀者。結果發現,同性戀及雙性戀者稱有嚴重精神健康問題的次數及程度,皆高於異性戀者。至於身體健康問題方面,則不同組別各有千秋-同性戀者稱過去14日內現明顯病徵者(如頭痛、背痛,或喉嚨痛)較多,但有兩三種病徵的,則與異性戀者群組相若。

同性戀者稱有長期健康問題者較多,而男雙性戀者(報稱「男女皆一樣」的男受訪者)有此問題者最少,女雙性戀者與異性戀者情況則相若。研究員並未發現,性傾向與整體健康有顯著的統計學關聯。報稱身體健康問題上,在控制過精神健康問題混亂因子後,研究員發現同性戀者患長期病、或現明顯病徵較多的統計學效應消失,惟雙性戀者的統計學效果仍在。

桑德福特一項研究,曾按戀慕傾向來定義性傾向,並未訴諸自稱的性傾向認同或實際行為,由於操作化方式不同,所得結果亦難與其他研究比較。舉例,此研究所言雙性戀者(稱同樣戀慕男和女的人),與其他研究所言「有過同性戀經驗的異性戀者」或「不確定自己性傾向認同者」定義混淆,故難比較。即如大多數同類研究,此項研究所言健康狀況,皆由受訪者自我評估,結果難稱得上可靠;但也有其優點:樣本夠大,且具全國人口代表性,非如部份同類研究只用方便樣本;同性戀者數目夠多,數據可分組處理分析。樣本中僅三人稱感染愛滋病,所以這不太可能是潛在混亂因子,不過受訪者可能漏報愛滋病帶菌。

綜合此範圍研究,可引述醫務署(Institute of Medicine)2011發表《同性戀、雙性戀者與跨性別人士健康報告》(The Health of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eople)。[15]報告綜論多份科學文獻,引述探討同雙跨群體健康狀況之數百研究。作者是科學家,熟悉此議題(若有更多精神病學專家參與會更好),綜覽相關研究發現,論此群體於童年、青少年、青成年及成年階段之身心健康。與前述多項研究相符,報告稱有證據顯示,與異性戀的青少年比較,同雙跨群體青少年抑鬱風險較高,想過自殺、或曾試過自殺比率也較高,並更常遭暴力對待、欺凌,無家可歸。同雙跨人士在青成年期更容易現情緒問題、焦慮、抑鬱、有自殺念頭,並企圖自殺。

醫務署報告稱,同雙跨群體之成年人與青少年一樣,較異性戀群體更多抽菸、飲酒或酗酒,及濫藥,女性尤其嚴重。報告引述一項研究[16],指自稱的非異性戀者通常較異性戀者更多使用精神健康服務;另一項研究[17]則發現,女同性戀者使用精神健康服務比率高於異性戀者。

醫務署報告注意到,「針對同性戀者而做的研究比雙性戀及跨性別人士的多」。[18]對跨性別群體所作研究數量較少,但有的幾份報告稱,跨性別群體現精神失調比率頗高,可惜使用非概率樣本,又沒設非跨性別人士控制組,所得結果可靠性有疑問。[19]儘管有研究指,跨性別人士的健康問題可能與他們接受荷爾蒙治療有關,但醫務署報告稱,這些研究均有「限制」,「此說未經臨床測試」。[20](本部份後半及第三部份會詳論跨性別人士健康問題。)

醫務署報告稱,「同雙跨群體身心健康較遜色」之說,不可作定論,並引2001年一項研究支持其立場。[21]該項研究以184對姊妹為對象,一為同性戀者,另一人為異性戀者。結果發現,同性戀與異性戀姊妹間,其精神健康並無明顯差異,而同性戀者的自我形象更高。醫務署報告又引述2003年一項研究[22],指男同性戀者及雙性戀者,在快樂、對健康的自我感覺、對工作的滿意度等方面,與男異性戀者皆無明顯差異。值得留意的是,這幾項研究所說異於同類研究的大趨勢,報告所提大多數研究,皆指同雙跨群體的精神健康風險較異性戀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