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準確且可重演的科學研究結果可以、也的確會影響我們的個人決定,並對自己的理解;亦有助公共討論,包括文化與政治範疇。研究若觸及爭議話題,則尤其要顯明科學已經證明甚麼,還沒證明甚麼。像人類性愛這樣複雜的問題,科學說法也不過暫時公論,許多事情屬未知之數。正因為問題如此複雜,要定義其中各方面,精確了解,幾近不可能。

但有些問題較容易做實驗研究,如性小眾某可辨認的族群的精神健康問題比率,在這等方面,科學研究尚能提供清楚答案-此族群患抑鬱、焦慮、濫藥、自殺率都比一般人高。有人提出社會壓力模式假設,指社會標籤、偏見與歧視,是此族群現精神問題比率高之元凶;此說常為人引述,以解釋兩族群患病率差距。雖然非異性戀者及跨性別者的確承受不少社會壓力,常遭歧視,但科學證據並未顯明這些因素是問題主因,更遑論概括成因了。這方面須作更廣泛研究,測試社會壓力假設,及其他解釋,以為此族群的健康問題謀對策。

論到性傾向,有幾種說法已廣為人接受,如「性傾向是天生的」,其實未得科學支持。此範疇文獻雖然提到,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生理上有輕微差異,但這些差異不足以預估性傾向;而能以預估類別,是所有科學發現之最終試金石。關於性傾向之成因,科學最多只能說,致令少數人屬非異性戀傾向之原因,似乎涉某些生理因素,但其影響程度多寡則不詳。

有說性別認同也是「天生」的,這問題就更複雜。每個人生來就有性別認同,只須簡單觀察就知道;而通常生而為雄性的,大多會認同男性身份,生為雌性者大多會認同女性身份。孩子生來就有男女之別(除少數雌雄同體病例),是不爭事實。兩性生理,在生殖上有互補角色;而男女間存在若干生理及心理差異,是普遍現象,達一般人口平均程度。性別固是人類天生的特徵,但性別認同概念,則較抽象。

某些人所認同的性別身份與天生性別不符,科學家嘗試探究其生理成因;但綜觀眾多科學文獻,我們發現,對此問題我們仍然幾乎一無所知。過往研究雖有少量發現,但這些研究其取樣方法往往有問題,非長期前瞻研究,有欠說服力。須作更周詳研究,方可辨明問題,圖降低這個少數族群現精神健康問題比率,提供資料以豐富討論,期能為這範疇研究帶來寸進。

對此情況,科學尚且存疑,但已有醫師給跨性別認同者(包括尚在考慮的病人)處方激進治療法,甚至也包括小孩,此情況令人憂慮。不少流行刊物報道,醫師打算讓未到青春期的孩子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病人最小得六歲;處方其他治療法者,病人最小得兩歲。但我們認為,無人能為兩歲小兒決定其性別認同。孩子這麼小,能發展出甚麼性別認同觀念?科學家對此又能理解多少?對此,我們固然有保留,但此問題暫且按下不表。更令我們警惕的是,此等藥物或手術治療方法太激烈,與少年病人所經歷困擾不成比例;而且處方得太早,因為身心性別不協調的孩子,大部份至成年期即問題消褪。再者,目前缺乏可信研究,能知道這些治療對病人的長期影響。因此,我們強烈促請醫者處方須謹慎。

本報告所提及報告觸及範疇繁多;而我們期望能令專家及普通讀者都讀懂。論到性傾向及性別認同問題,無論是科學家與醫師、父母與教師、立法者與運動發起人-每個人都應該得到準確資訊。論到同雙跨群體所得待遇,社會上固是爭議不絕,但文化或政治觀點不應窒礙我們理解相關的臨床及公共健康議題,以協助可能與性傾向相關的受精神問題困擾者。

以下提幾個方向,關乎生理、心理,及社會科學,研究員日後可深入探索:須作更多研究探討,為何同雙跨群體現精神健康問題比率較高。目前相關研究主張以社會壓力模式解釋,此方向有待改進,更應提出其他假設補充。此外,目前對人的性慾望傾向、並此傾向終生怎樣改變的問題,我們所知不夠多;須多作實驗研究,以了解伴侶關係、性健康,與精神健康之間的關聯。

本文質疑「天生如此」說,包括「性傾向是先天決定、且終生固定不變的」,及「人有天生的性別認同,外乎其天生性別」兩論;此一質疑,引申許多疑問,涉及性、性行為、性別,個人與社會公益等,須以不同角度再審視。部份問題已超越本報告範疇,但看我們討論過的,可見公眾說法與科學證據之間有很大落差。

周詳的科學研究,並審慎、仔細詮釋所得結果,能加深我們對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認識。有關此議題,仍有很多未完的工作,許多問題尚待回答。本文僅嘗試綜論與此相關、涉多個範疇的大量專文,冀能豐富人類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之討論,並拋磚引玉,望各界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