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性與性伴侶暴力問題

幾項研究探討同性戀伴侶與異性戀伴侶之間發生暴力問題之比率可有差異,亦有文獻述及親密伴侶(IPV)中暴力受虐者與施虐者的比率。除身體及性暴力外,有研究探討心理虐待,包括語言攻擊、恐嚇,及類似虐待情況。有充足證據顯示,同性伴侶暴力問題比率明顯較高。

2014年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研究員Ana Buller等對19項研究作系統評估(對其中17項作後設研究),探討與同性有性行為之男子,其親密伴侶暴力問題與健康之關聯。[50]綜合可得數據,發現平生曾遇伴侶暴力問題者合併比率為48%(多項研究估計數字差異大,從32%到82%都有);過去五年內曾遇此問題者合併比率為32%(估計數字在16%到51%之間)。伴侶暴力受虐者與以下因素比率增加有關:濫藥(合併勝算比1.9),愛滋病帶菌(合併勝算比1.5),抑鬱病徵增加(合併勝算比1.5)。施虐者比率亦關乎濫藥比率增(合併勝算比2.0)。然而這項後設研究有一大限制,就是所分析研究數量較小;此外,各項研究之差異也會影響後設分析之準確度。此外,所評論多項研究大都採取方便樣本,而非機率樣本;使用「伴侶」一詞時,亦無分野長期關係或是逢場作戲。

英國心理學家Sabrina Nowinski與Erica Bowen於2012年綜覽54項研究,探討異性戀及同性戀男子成伴侶暴力案受虐者之普遍度,及性傾向與此之間的關係。[51]各項研究指,男同性戀者成伴侶暴力案受虐者比率,從15%至51%;報告稱,與男異性戀者相比,「男同性戀者成伴侶暴力案受虐者整體比率、及曾受性虐比率較多,曾受身體虐待比率較少,心理受虐者比率相約」。[52]作者稱,按過去12個月曾遇伴侶暴力案之普遍性推斷,男同性戀者「受身體、心理及性虐待者較男異性戀者少」,儘管只看過去12個月情況,令推斷不大可靠。作者引述2005年一項男同性戀愛滋病帶菌者遇伴侶暴力問題研究,注意到「最令人憂慮的是,男男關係裡普遍存在強迫性愛及性虐」[53, 54]。Nowinski與Bowen發現,無論同性戀或異性戀關係,愛滋病帶菌者與伴侶暴力案有關聯。然而此項評論一大限制是,所檢視研究不少使用範圍小的方便樣本。

艾文理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Catherine Finneran與Rob Stephenson於2012年對28項研究作系統綜覽評估,檢視涉男男性行為者遇伴侶暴力案的情況。[55]所分析各項研究都推斷,男同性戀者涉伴侶暴力案高於女性(無論性傾向),或兩者比率相約。作者總結說,「綜覽種種證據顯明,男男伴侶間的暴力案-無論是身體、心理或性虐比率甚高,須予警惕。[56]據稱,身體受虐者最常見,比率在12%至45%之間[57];性暴力受虐者為5%至31%,19項研究中有9項稱比率逾20%。其中六項研究提及心理虐待,比率在5%至73%之間。[58]有八個研究論及身體暴力案,比率在4%至39%之間;五個研究提及性虐案,在0.7至28%之間,其中四個研究稱比率在9%以上。僅一項研究評量心理暴力問題,推斷比率為78%。所分析諸項研究其設計不一(舉例,對親密伴侶之定義、各種暴力問題之關係、調查所追溯時段標準都不一樣),因而難以推斷合併比率;不然的話將會很有幫助,可保缺乏全國機率樣本之不足。

201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Naomi Goldberg與Ilan Meyer使用大型機率樣本評估各族群的親密伴侶暴力問題,包括:異性戀者、自稱的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同性有性行為、但不以同性戀或雙性戀者自居的男人和女人; [59] 樣本涉及32,000人,取樣自加州健康訪談調查(California Health Interview Survey)。其中男女同性戀者及雙性戀者三個組別,其平生或過去一年內涉伴侶暴力案比率,都較異性戀者高;但只有女雙性戀者及男同性戀者比率在統計學上有顯著差異。女雙性戀者平生涉暴力案較多(女雙性戀者52%,女異性戀者22%,女同性戀者32%),年內涉案也較多(女雙性戀者27%,女異性戀者5%,女同性戀者10%)。論到男性,三個非異性戀組別平生、或年內涉伴侶暴力案比率都較高,但只有男同性戀者之比率在統計學上具顯著差異,這個組別平生、或年內涉案比率最高(男同性戀者12%,男異性戀者5%,男雙性戀者9%)。作者亦檢測,男同性戀者及女雙性戀者成伴侶暴力案受虐者比率高,是否受酗酒或心理壓力因素影響;但控制變數後,顯示此理由不成立。此研究限制在於,未為其他心理變數(除酗酒或心理壓力外)設統計學或其他範疇的控制組,那可能是此現象原因。

為估計男同性戀者成伴侶暴力案受虐者之比率,防止愛滋病研究員Gregory Greenwood等於2002年發表研究,以電話訪問採機率樣本,涉2,881名來自四個城巿、於1996至1998年間與同性有性關係的男子。[60]受訪者中有34%稱曾受心理或象徵虐待(symbolic abuse),22%稱曾受身體虐待,5%稱曾遭性虐。整體而言,39%稱曾成受虐者,18%在過去五年內曾遭遇超過一種方式虐待。40歲以上男性明顯較60歲以上者更多稱受虐。作者總結說,據此「曾與同性有性行為之男人」樣本,「伴侶暴力問題比率很高」;因為平生比率通常較過去五年遇案之比率高,「男同性戀者平生曾受虐之比率明顯高於男異性戀者,且遠多於此數」。[61]這個「居於城巿、與同性有性行為的男子,且過去五年曾受伴侶虐待」的樣本,其一年內遭嚴重虐待案(3%)及涉全面暴力案(12%)比率,亦遠高於與男子同居之女子的代表樣本,可見此組別受虐比率與女異性戀者相約,甚至更高。[62]此研究之限制,在於只在四個城巿取樣,未知結果是否適用於鄉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