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根源与结果
翻译自 translated fromhttp://www.peoplecanchange.com/change/causes.php
同性恋根源调查(http://www.peoplecanchange.com/change/causesurvey.pdf)
常言道:异性相吸。
这句俗语用很简单的字眼,解释了同性恋前的状态,帮助我们发现导致同性恋的潜在问题。
男人若觉得,其他男人有别于我,认同其他女性为「姊妹」,就会被「异性」吸引,而所谓的「异性」,就是那神秘的、未知的男子汉特质。我们总觉得其他男性是「异性」,在性方面被他们吸引也就变得自然。起码最初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同性恋爱欲并不太大,反而是感觉到一种无性别的状态,因为自己不够男子气,就让其他够男子气的人吸引,这样令我们产生更整全的感觉。
每个男士都渴望有男子气,对同性恋者而言,这种渴望却不经意间变成情欲。但我们也可以去掉情欲,在情感方面着手,满足自己对男子气概的渴求。
我们是过来人,在医治过程里我们发现,原来同性恋的感觉不过表征,背后藏着更深问题,有着长久以来被掩埋的苦痛,那其实与情欲无关的。这往往在乎我们的自我身分认同、自尊心(尤其性别角色的自尊),人际关系与心灵生活,一旦发现、并医治潜藏之痛,同性恋表征自会消失。
同性恋根源调查
2004年,改变有可能事工对其友好网上支持团体进行调查(http://www.peoplecanchange.com/change/causesurvey.pdf),看各团体成员对同性恋感觉最主要成因之意见,调查包括二十五项可能因素,从生理状况到个人选择,有逾二百男士受访,得出以下结果。
(得留意,是项调查对象并非一般「同性恋」人口-即接受其同性恋身分、并乐于采取此种生活模式者。是项调查对象,乃寻求克服、或减轻同性恋欲望的男士;一般同性恋者对相关问题可能会有相同或不同反应。)
1. 父子关系:按调查,有97%受访者认为问题源自父子关系,使他们发展出受同性吸引倾向;受访者认为这是三大因素之一。见调查报告页6。
在同性恋问题上挣扎的男士,大多数觉得自己在成长期内得不到父亲足够的爱、肯定与教导,也不会视父亲为男性角色榜样。受访者多感到遭父亲遗弃(包括真实或主观情况),或是父亲长期缺席、冷漠(遗弃的一种形式),或父子关系敌对。
正如其他人际经历,这并非普遍模式,也有同性恋者其问题不在乎父子关系,乃在乎与兄弟、或男性同侪关系,或曾受性侵犯,这都可能会造成很深的伤痛。无论成因为何,我们一般都渴望有父亲形象角色爱护,引导我们进入男性的世界,并有其他男性肯定我们的男子气特质。
2. 与男性同侪冲突:同样比率的受访者(97%)指,其同性吸引倾向亦源于与男性同侪关系,其中半数受访者认为这是「三大」因素之一。(参报告页7)
当我们还是男孩、或少年时,仍会觉得自己不够「男子气概」,活不出理想的男性形象。我们会觉得自己太瘦或太胖,或是身裁太矮、太丑,运动成就不够好,或是不够强、不够英俊,总之及不上自己理想中的男性形象。这不仅是自我形象低,而是自我性别形象低,我们感到性别缺失,不能建立起整全形象。在我们眼里,其他男性很自然地就是男子汉,自己却不然。我们也渴想这分男子气概,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做;在男孩子堆中,我们自觉是异类和寂寞。
由于觉得自己男子气概不够,我们希望得到别人接纳与肯定,尤其我们特别欣赏的「真汉子」。渐渐地,我们开始崇拜其他男性的美好特质,另方面却自惭形秽,这令我们与「真汉子」之间的鸿沟进一步扩大,愈觉得自己不够男子气。
虽然我们崇拜某几种男性特质、甚至崇拜一般男士,但同时间,我们许多人亦惧怕其他男孩或男人。我们生来性格纤细敏感,很容易觉得遭其他粗犷型男孩排斥,怕被嘲笑,自觉永不能融入他们的圈子。我们许多人害怕体育场,觉得自己永不能与其他人竞赛。由于我们很多人被父亲拒绝,因此以为自己达不到其他男士的标准,在他们眼里不屑一顾。
以上种种情况,对身为男儿的我们有何影响?我们会产生性别混乱问题,觉得自己不男不女。因为怕受伤害,我们不仅与个别男性断绝联系,更脱离异性恋男士的整个世界,甚至有人与其男性特质保持距离,以为自己身为男儿是可耻的、低人一等的。
3. 母子关系(及「箝制型母亲」症候群)。十名受访者中有九名指,其同性吸引倾向源于母子关系。(见报告页8)
除了觉得遭父亲抛弃、漠视或敌对之外,不少同性恋者常过分认同、倚赖母亲,成为「裙脚仔」;母亲竟代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导师、并给予肯定的角色,可是母亲总不能成为「男子汉」的榜样。渐渐地,我们习惯以女士的观点看事情,使我们与男人的世界进一步割裂。
在男性世界里我们自觉是异类,反倒更适应女孩子堆。甚至有的同性恋者觉得女性气质优于男性气质,觉得女性更敏锐,接纳性强,更有爱心,和她们一起更安全,要表达痛苦情况也更容易。女孩子不会嘲笑我们善感,也不要求我们在男孩的年纪就证明自己够「男子汉」。我们习惯认同女人、女孩做「姊妹」,朋友,渐渐地竟以她们为榜样,愈觉得女孩是「同性」,男孩才是「异性」。
4. 性侵犯。48%受访者表示,在儿童或表少年期曾遭年长、或更强的人性侵犯,犯案者多为男性。有这种经历的受访者中,有96%认为事件导致其同性吸引倾向。(参报告页8、9)
5. 其他性经验。93%受访者表示曾有其他性经验,包括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接触色情物品、性幻想,与其他男孩玩性游戏。在有此经验的受访者里,93%认为此经历导致其同性吸引倾向。(参报告页9)
6. 个人性格使然。87%受访者认为个人性格是主要因素。(参报告页10)
许多同性恋者天生敏感,情感细腻,这是福,也可能变成祸。另一方面,善感的性格令我们更有爱心、温柔,比一般人更在乎灵性。
可惜这种性格有时会招来粗犷型男孩嘲笑,反而得女孩接纳,加入她们的圈子;这也使母亲更保护我们,父亲反与我们合不来。最麻烦的是,善感的性格使我们脸皮薄,容易受伤,别人不经心的情态已令我们感到被排斥,于是乎,我们的观感成为「真实」。
对症下药
上述或其他伤害才是根本问题,同性恋只是表征而已。复杂交缠的伤痛驱使我们发展同性恋关系,企图得到慰藉。然而不少过来人发现,设法满足同性恋欲望只会令问题变本加厉。同性恋不是解决办法,只是逃避处理真正问题的代替品。
时间并不会冲淡一切,我们必须回到过去,面对深刻的伤痛,认识之,为之哀伤,释放应有的愤怒,逐步修补所导致的伤害,最终才能宽恕,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