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第二十五章社会的观点

 book25

第8章中,迈克•拉姆伯格(Mike Lumberger)去医院探望了他的前同性恋情人,亲眼目睹艾滋病夺去了朋友的性命。这位朋友在迈克离开同性恋之后依然继续过着同性恋生活。这个世界有很多令人痛心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没有公布许多同性恋者英年早逝的惨况。

很多男同性恋者对此会响应,同性性行为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双方都为对方的「好处」着想;然而,事实是,任何限制和损害生命、甚至导致早亡的行为都谈不上是真爱。同性恋活动助长了疾病的蔓延,鼓励破坏因素。出于真爱的响应应该是制止,而非鼓励。盖斯勒(Geisler)和图雷克(Turek)说:「同性恋的后果如此严峻,如果一个人真的『爱』另一个人,绝对不会与他发生同性恋关系。性不是表达你们爱某人的唯一途径。男性可以不通过性关系表达对其他男人的爱。」「1」

听说过同性恋,但却不了解。

很多人都对同性恋略知一二。他们可能有朋友、亲戚或同事是同性恋。他们认为自己知道同性恋是什么-有些人的确知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置身其中看到它的真面目。诱发同性恋的问题,和同性恋活动中的问题,却鲜为人知。如果你们无法了解一位男性为何紧紧依赖同性恋,没有认识他所承受的伤害有多深刻,延续了多久,你们就无法认清整个局面的真相。

如果不是因为已经染上了同性吸引,并觉得自己必须付诸实践,没有人愿意因同性恋活动而冒众多风险,如被社会拒绝,进行有严重危害性的性活动,也令到自己可能与其他人疏远等。如果起先性欲没有被动或主动地被唤醒,进而引发同性吸引,又由此发展为追求性高潮的活动,同性恋自身并不存在太多诱人的因素。如果撇开情感波折的成因,以及要通过性高潮释放的需求,同性恋本身毫无实质。进入同性恋的男性依赖性高潮和模拟的亲密关系,但又错将二者视为爱。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将一次没有任何益处的、短暂的肉体泄欲合理地视为「爱」。至少,精液在女性的体内,除了让她怀孕之外,还能产生其它的益处。

大部分公众都以为同性恋关系是可行的,可以带来满足,甚至值得羡慕。人们放任地追求,以至于任何对参与者的风险因素或对危险的考虑都遭到无视。过去的伤痕、失败和失望、没有掌握或学习到的功课、伤害和破碎的关系,都急切地渴望得到治愈和控制。男男性接触者常常将性关系当作逃避狂风骇浪的港湾。

一个区域有多少同性恋案例,这能反映该区域的家庭和文化是否能在男孩成长道路上产生积极作用,这也体现了该小区能否健康地满足未成年男性对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没有任何人能从放荡的性生活中获益。当同性恋行为将其模式灌输在社会文化,会产生巨大的伤害,远超出任何参与者的控制和预测。

大量的男性都低估了自己的性别潜质,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没有好处。其实,降低男性气概的标杆,降低行为举止和与社会互动的标准,不会有任何益处。

有些人在抽烟、色情、酒精、滥交或撒谎等方面习性成瘾。他们在这些领域沦为自己欲望的囚徒。如酒瘾成病一样,同性恋的世界也会存在各种其他问题,如自恋、自怜和对失败的惧怕等。相比之下,对同性恋的预防工作要远远易于劝说已经对同性性高潮成瘾的人脱离这种习惯,让他相信,没有这些行为他依然可以活得下去。

从对同性恋浑然不知的公众群体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很少有同性恋层面个人体验。很少有人能基于个人同性恋活动的经验而建立客观、合理的判断。因此,公众往往将同性恋群体视为这方面的专家,然而,其中很多人对自己为何会产生同性吸引一无所知。还有些人则根本不愿意知道。

男孩经历的打击越大,他接受或参与同性恋的可能性就越大。高大壮实、受欢迎、擅长运动的男孩子,或是与父亲关系好的男孩不需要同性恋关系。吸引一个男孩的往往是他所需要的,而不是他拥有的。异性恋男人和与他互补的女性结婚后,会变得完整,在与妻子一起生养后代的过程中,男性会完成自己在生命周期中的角色。随着男性气概的日趋成熟,他的生活就没有任何需要靠同性恋关系填补的漏洞了。

与异性恋的模式相反,矮小、有缺陷、柔弱、内向、得不到父亲认可的男孩,往往会变得自恋、空虚。缺乏完整、扎实的男性互动关系,又缺乏男性的认可,由此而产生的影响构成了男同性恋的典型诱因。这些男孩会干脆利用自己和其他男性的性高潮活动来建立自信、填补自己的缺陷。

同性恋者会因其羞耻感而不敢公开自己的软弱,或负面的经历或情感。他们渴望得到肯定和接纳,并通过参与异样的性仪式寻找归属感。男同性恋者中很重视活动的隐私和保密。他们不希望四处传播自己的性活动。男同性恋者的公共生活和私密生活是两个大不同的世界。

公共场合下,男同性恋者看似光鲜亮丽,举止高雅,讲究品味,工作努力,崇尚精品生活。同性恋的黑暗面却鲜为人知;然而,有太多的问题无法被掩藏。这些问题反映了一个偏离核心价值观、迎合未经考验的实验性思想的社会状况。

社会给同性恋群体造成的伤害往往不亚于他们对自身的伤害。社会对同性恋活动的认可程度日益提升,却并不了解内幕,也不愿面对长远的后果,也不关心长期的同性性活动对这群人生命的损害。这些男人可能永远都无法担任丈夫的角色,无法成为青年标榜的对象,无法为他们表现出值得效仿的、有责任感的生活模式。

一位挑衅固执的母亲

纵然有很多证据,很多人还是对证据视而不见,一味地宣称「生来就是同性恋」的观点,却拿不出原因和论据。无数的人都顽固地宣传「生来就是同性恋」的立场和姿态,似乎这就是事实,是无可辩驳的定论。

有一次,我与一位有四个孩子的母亲正在友好地交谈,我提到同性恋的问题,说: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大量的阅读,同性恋的根源在于破裂的关系。这位女士脸色大变,非常不客气,固执地强调自己的意见,挂断了我两次电话。

我不得不思考,她为何需要如此固执地强调自己的主观意见-一概否定我的经验和无数接触了数以百万计的前同性恋者的咨询人士和研究人员。有些人害怕面对男人因受伤而进入同性恋关系的事实。这些人不得不勉强自己接受,同性恋的起因要么是基因决定,要么无从知晓。

每日都有青少年陷入同性恋,经历男男性接触的活动的负面,痛苦就这么持续下去,值此写作之际,香港每个星期都会发现四个感染艾滋病的新病例。社会需要用明智之举和关怀之心响应,采取措施。在这当中,认识同性恋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名叫「后街男孩」(The Backstreet Boys)的乐队有一首主打歌,《无论如何》(No matter what),是这么唱的「无论他们告诉我们甚么,我们所相信的是真的,无论他们告诉你们甚么,你们所相信的是真的」(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us, What we believe is true, 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you, What you believe is true)。「2」明显看来,人们很多信念都不是真的,无论你们多么希望那是真的。举例来说,金钱能买幸福的观点就不是真的。同样,很多关于同性恋的美好愿景,称同性恋能带来幸福等,也不是真的。欺骗年轻人相信这类观点,相信自己的同性恋行为会帮助他们,其实没有任何益处。现在,金钱被用来转移公众的视线,让他们看不到同性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拿出钱来看看:你拿得出来,我就拿得出来。

遗憾的是,金融界很愿意与同性恋群体合作,从而赚取利益,尽管是出于欺骗。银行自如地寻找同性恋成员的「粉红钱币」。2008年3月21日,在一篇名为「为什么有些大银行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同性恋群体投资」的文章「3」中,加拿大《多伦多之星报》的瑞塔•特丽切(Rita Trichur)发现「金融机构加快步伐紧追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群体的顾客。业界对加拿大全国这个群体市场的估算是至少750亿美金」。想要说服公众说同性恋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的确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当同性恋群体拥有如此强劲的投资能力和这么多钞票!而此时正值很多加拿大人没有全职工作、或在搭伙合租的时候。

特丽切报导,《Xtra》(同志刊物)的加拿大读者的平均家庭收入达7.28万美元。这超过了加拿大的平均家庭收入达2.52万美元。《Xtra》读者中将近30%的人有十万美元的资产或更多。她还发表了一份报告,称一份美国数据显示,美国的同性恋市场在2007年达到6600亿美元。难怪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群体有足够的资金左右公众的意见,并将他们打造成在社会上遭侵犯的弱势形象。

对自由的最大危险就是热情、好意但缺乏智性的公众。「4」

-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路易•布兰迪斯(Louis D. Brandeis)

(1856-1941)

同性恋者差不多动用了各个层面的力量,要在社会中赢得一席之地。他们要么筹募大笔资金,要么捐献大笔资金。举例来说,基尔基金会(Gill Foundation)声称为同性恋事业奉献了1.2亿美金。这笔资金都被用于对抗稳定的传统家庭模式的发展-孕育传统亲子关系发展的正是这个有活力的家庭模式。实际上,公民的行为要么扶持孩子走完成长过程,要么为了屈从于不稳定的关系结构,而将孩子弃置不理。

  1. 1         Normal Geisler and Frank Turek, Legislating Morality: Is it Wise? Is it Legal? Is it Possible? (Minneapolis, Minnesota: Bethany House Publishers, 1988), p. 147.
  2. 2         http://www.metrolyrics.com/no-matter-what-lyrics-boyzone.html
  3. 3         Rita Trichur, “Why Some Big Banks Are Investing in Toronto’s Gay Community,” The Toronto Star, March 21, 2008.
  4. 4         http://quotes.liberty-tree.ca/quotes_by/justice+louis+d.+brandeis
  5. 5         http://www.gillfoundation.org/who/who_list.htm?cat_id=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