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http://mygenes.co.nz/summary.htm

基因使然?

本文综论20多年来有关同性恋的多项科学研究结果,引述不同立场阵营逾万分科学论文。

是项综论研究合乎科学而客观。

这是《基因使然!-从科学角度看同性恋倾向》(My Genes Made Me Do It! – a scientific look at sexual orientation,1999年美国出版,2010、2013年修订,本网站(http://mygenes.co.nz)上载修订版)概述。

从多项研究可见,熟悉基因与性倾向的专家告诉我们,「同性恋非基因使然」。我们来看看相关证据,请谨记,以下理据大部份均适用于解释所有人类行为。概述所提各点在书中章节均有详论。

改变

基于性倾向之大量改变,足以明证同性恋并非基因使然,也非因生理背景所致。

许多大规模研究显示:

在成人而言:

  • 约半数曾经为纯粹同性恋者,后来变成异性恋,且终身维持此状态。换另一种说法,异性恋人口中(包括男女)约3%称曾经是双性恋或同性恋者。
  • 这并非接触治疗后而改变,却是「自然」发生的,且部分人转变得很快。
  • 大多数有改变者,都变成纯粹异性恋。
  • 改变成异性恋的总人数,较目前双性恋及纯粹同性恋者加起来更多。换言之,「前同性恋者较真正的同性恋者多」。
  • 纯粹的异性恋者,其性倾向稳定性较纯粹男同性恋者高17倍,较纯粹女同性恋者高30倍。(即女性较男性更常改变性倾向。)

在青少年而言:

  • 青少年同性恋者大多数会改变性倾向,事实上,16至17岁组别的同性恋及双性恋者有98%会改变成为异性恋者。
  • 16岁时称同性恋或双性恋的青少年到17岁时改变成为异性恋者,其比率较异性恋者改变成同性恋或双性恋者高25倍。
  • 16岁时称异性恋者,绝大多数会维持其性倾向。

基因

雙生兒研究

非常复杂的比较同卵与异卵双生儿的研究结果,排除了基因主宰性倾向的说法。同卵双生儿有着相同基因,但同性恋倾向同发率仅为11至14%。若同性恋真的是「基因使然」,同卵双生儿的同性恋同发率应为100%才对。经典的双生儿研究显示,兄弟间的基因组分布差异少于23%,姊妹间少于37%,最低可少于10%。一直以来,双生儿研究亦发现,就算改换比较方法、样本范围增大,同性恋的遗传输入仍然很低。每个人的行为,最少有10%属基因影响;缺少基因元素,就没有任何人类行为可言。然而双生儿研究显示,因个人对际遇所作反应而导致同性恋(双生儿二人际遇会不同),其影响较遗传基因更大。换言之,个人对各种际遇的反应是重要因素。

其他研究

  • 研究员分析染色体后,并未发现任何同性恋基因,情况非如精神分裂(只有发现四条基因与3%的精神分裂症相关)。
  • 按科学家对基因结构与功能之理解,并没有可能方法使某条基因主宰同性恋(或其他行为)。
  • 到目前为止,基因与特征出现「一对一」关连之情况,以致主导行为者,仅见于十分简单的生物。基因学家一般认为某项人类行为乃受多种基因所影响(最少五、六种,最多达数百种)。
  • 就算有基因影响,其力度也弱,且非直接。
  • 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由主导人类行为的基因。就算最接近此情况的个案(因缺乏单酸氧化素抑制剂而致侵略性行为),也可以藉辅导而改变。
  • 同性恋倾向就算受基因影响,也必须由多种基因使然,而此情况并不会在家族中忽然出现或消失,应该会持续好几代。从遗传学上言,许多「异性恋」基因忽然同时出现突变,是不可能的。
  • 人类基因大致相同,达99.7至99.9%,这意味着,所有民族都会有大部份共同基因。这有三种含义。
  • 若同性恋真的是基因使然,那么所有民族文化都应有此行为,且表现应该相约。但实情是,同性恋行为按文化有极大差异(甚至在同文化里也有不同表现),可见此说不通。
  • 若同性恋真是基因使然,同性恋者在每一个文化中占人口比率应该相约。但同性恋行为在某些文化里很普遍,在某些文化里却是闻所未闻。
  • 若同性恋真是基因使然,则无论何文化,其中的同性恋行为若有改变,过程应非常缓慢-经过多个世纪,但历史证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希腊人有两个世纪曾一度盛行同性恋,却在几个世纪之间沉寂下来,美拉尼亚人(Melanesian)在一个世纪内就改变了;现在西方世界则倒过来,在两个世纪之间突然风行起来。某种行为在族群中若是忽然改变,就算历时只一代,都是违反遗传学理论的。而目前西方的性倾向行为模式转变显得太快了。
  • 有说同性恋源于怀孕期间胎儿发展异常,但目前同性恋者占人口比例远超胎儿发展异常比例,证明这不可能是先天性的。此外,表观遗传学过程也证明这不可能是天生的。同性恋若是基因使然,令遗传此基因人士只与同性恋有性接触,不过几代这种基因就应该绝迹,今天根本不会存在。发生首次性吸引的年纪,对同性恋而言,其基因影响可以占10%,异性恋则占15%(谨记我们所想、所做每事,遗传输入因素都可以占10%);首次性吸引(无论同性恋或异性恋)平均发生于十岁,往往并非这方面「最早记忆」,可见性吸引倾向主要由社会因素所致。

荷尔蒙

不少研究探讨荷尔蒙与同性恋的关系,却没一项能证实性倾向由怀孕期的荷尔蒙分泌主导,尽管两者或有少许关连。曾有研究检视母亲在怀孕期内曾摄取高剂量女性荷尔蒙的情况,结果发现对男婴毫无影响,对女婴或有些影响。亦曾有治疗法尝试借着改变成年人的荷尔蒙含量以达果效,结果显示此法可以影响性欲,但不会改变性倾向。

  • 有说同性恋倾向乃因怀孕期时母亲免疫系统攻击男婴大脑若干特征所致,但证据薄弱。若此说属实,男婴的睪丸与生殖器应同样受攻击(因其男性性征特别明显),但实情并非如此。

大脑结构

  • 有说成年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大脑结构不一样,但1990年代众多有关大脑微结构的研究并不能重演此前研究的说法。
  • 现代研究显示男女婴在出生时大脑结构并无二致,那么「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大脑有异」之说更不可能。男女脑部结构之别最主要可以重演的情况,是约两至三岁时两者脑袋大小不同。
  • 从出生到青春期、及至于更后期,环境皆会影响大脑。
  • 大脑两性异形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即或如此,专家仍难以辨别成年男女的大脑结构差异(更遑论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了),两者实际上共同点不少。
  • 神经科学家发现,脑袋的弹性很大。今天科学家大致上同意,成年人的脑袋仍不断发展,尽管我们未必意识到此过程。我们的大脑微结构在数月内就出现可见转变,经脑扫描可以看到。
  • 就算同性恋与异性恋者大脑结构有异,也可能是经年条件反应所造成的结果(不断重复某种思想与行为模式)。

社会、社会学

雙性人

  • 在西方,出生时为「双性人」的孩子(雌雄同体),至青春期时其基因性别显明后,约九年人会选择维持成长期时的性别(即家里把他当男孩或女孩养),继而动手术决定性别。这选择多不符合其生理与荷尔蒙特征,可见环境因素对性倾向与行为的影响相当深。

其他因素

  • 父母离婚,令孩子成为同性恋者的风险增一倍。
  • 发展心理学家一般认同目前所定义、进至成年异性恋的各个心理-社会学发展阶段,足见异性恋倾向并非基因使然。有关成年同性恋者的调查显示,心理发展阶段中某些缺失容易导致同性恋,可见此乃基于文化与环境因素,非基因使然。
  • 在大城巿长大的人,较乡郊生活的人成为同性恋者容易很多,可见环境乃主导因素。
  • 有以科学/社会学工具-路径分析法,推论同性恋并非社会或家庭因素所致,而是基于生理因素。然而按同样方法可见,个别社会与家庭路径虽非主要成因,但多项内容合起来却是。相反,多项基因元素就是合起来计算,也不构成重大影响。

本能

  • 诸如自卫、觅食、繁殖等潜藏本能,是我们最强动力,虽然如此,这却仍是可以控制、甚或改变的。就算同性恋真是内藏的本能,也不代表不可改变,这仍是可以对训练有反应的。

基因元素僅佔同性戀成因一很小部分

遺傳學家、人類學家、發展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內分泌學家、神經科學家、性別醫學研究員,還有雙生兒研究員一般認同基因元素僅佔同性戀成因很小部分,換言之,同性戀非基因使然,沒所謂基因決定論,就算有影響,也是極微小的。反之,個人對種種際遇的反應倒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有说同性恋乃受基因影响,就算有其道理,其合理程度也不过尔尔:

假设一个女孩15岁怀孕,我们可以争辩说,这是基因使然。我们也可以说,在她的文化里,基因令她有这个样子和体态,以致男性荷尔蒙发动,导致她无法抗拒的压力;但基因之影响力也不过如此。但同时间她之年轻怀孕,也受许多环境因素影响,比如说,她本来和女朋友要去打篮球,因为比赛取消,她就去看电影;因为爸爸准她用车,她的男朋友陪伴她;他们一起看电影;又因为没有用避孕套,所以她怀孕了。当然也有更广泛的环境因素,诸如个人价值观,朋辈压力,与父亲感情冷淡等等。

上述有關同性戀的導因,可能改變嗎?或者有一天發現重要的生理因素,令整件事情改觀?

從多個科学的學科看來,一直以來基於事實的發現皆顯示,相關因素不会改變。但或者將來在大腦微結構、或仔細分析基因圖譜與功能上會有新發現,顯示大腦結構或基因排序真與人類行為有關?

這當然可能。類似的論文相信也會陸續面世。但我們可以預見,作者就是刻意尋找此等關聯,在標準科學程序的監察下,就算發現相關影響,也只屬輕微程度;環境因素才最重要。可以肯定,將會有愈多新興科學提出種種新理論,但沒一種具決定性。

其實同卵雙生兒的研究結果已相當明顯。二人基因一樣,但通常只其中一人是同性戀者;同卵雙生兒中僅11至14%是同性戀同發的,這已涵括所有已經或未曾發現的因素;但種種可能因素加起來,影響力仍然十分薄弱。

《基因使然!》第一版於1999年面世,當時作者試探性地提出,導致同性戀傾向的種種原因裡,基因元素大概佔10%;這其實只是約數,所佔成數從0至20%不等。就算高至20%,其影響力也算弱。撰寫本文之時(2010年),我們仍維持上述看法,且較1999年時更肯定。

同性戀乃基因使然之說,大概是同運分子最成功的公關伎倆,目的為爭取平權與特別保護。今天若說同性戀是可改變的,在若干圈子裡屬政治不正確,但從科學角度看,這仍是正確的。我們不僅指改變行為,更是指改變性傾向而言。

實情是,無論基因或是環境,都不能主宰我們的行為。

同性戀傾向成因為何?

同性戀傾向並無單一成因,無論是基因、荷爾蒙、社會或環境因素,都不能獨大。當然會有較關切的因素,諸如童年時性別不適應,曾遭性虐,朋輩與家庭互動因素,性接觸史,但種種因素其混合作用因人而異,各人對同一事件的反應也不同。兄弟倆家庭、社會背景一樣,對同一件事看法可以不同。因此,隨機反應再附會自我形象,可以是導致同性戀傾向的主因-這在同卵雙生兒研究可以見到。一般而言,當事人在早年即感到不受同性別群體接納,基於自衛機制,他會漸漸抽離這些群體;但同時間,因為渴求歸屬感,他會將情感投射在欣賞的同性身上。青春期開始後,這種強烈情感漸漸與情慾並性活動混淆;此模式若然持續数年,即可以令當事人自認為同性戀者,有时是有意地選擇過同性戀生活。

這是可以改變的。對於深陷其中者,需要勇氣、毅力,也需要別人支持。還未真正養成此行为模式和習慣者,則較易改變。

但改變,值得嗎?是否值得花心力擺脫捆綁?應否與有同樣掙扎的人傾訴?是否想認識勇於面對問題的群體,加入他們?同性戀由多種因素使然,不是成年人經深思熟慮的選擇,是否值得刻意從裡面走出來?有人說這是不可能改變的,值得一試嗎?如果改變真的可能,或者還有其他事情也是可能的?

基因是一串去氧核糖核酸組成的階梯、一組蛋白質,這並非性取向。不過這也可算是命運的階梯,雅各天梯,至於上去下來的是天使或魔鬼,端在乎我們的抉擇。要不要讓「基因說」困囿你,讓基因主宰你的行為?結果隨你決定。

我曾经见过,一只蜜蜂掉进水洼里挣扎。牠竭力拍翼,小脚猛拨想游过去,但是不能。牠快要淹死了。旁边有许多小虫,是水蚤,在水面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一点不在乎蜜蜂。我用枯叶把牠救起,放在附近的石板上,牠爬出叶子,步履蹒跚,正庆幸得救了,一起飞却又一头栽回水洼里。我再把牠救起来,牠显得有点犹疑,不知所措。这次我把牠搬远一点,放在草丛里。牠试着拍翼,不时看看我,像是恐怕翅膀会坏掉似的,恐怕再也飞不起来。牠爬过一根草,又一根草,在叶面叶底之间踟蹰进退,偶尔轻轻一跃,弹过别枝,也许在假想自己在飞吧。然后,忽然间-我几乎要放弃牠了-小蜜蜂忽然腾飞,就这样一冲而上,几秒间不见踪影,再看不见了。所以我知道,小蜜蜂能飞的高度,是水蚤做梦也不会想到的。而你,也可以的。

 

http://mygenes.co.nz/summary.htm 

基因使然?

 

本文综论20多年来有关同性恋的多项科学研究结果,引述不同立场阵营逾万分科学论文。

 

是项综论研究合乎科学而客观。

 

这是《基因使然!-从科学角度看同性恋倾向》My Genes Made Me Do It! – a scientific look at sexual orientation1999年美国出版,20102013年修订,本网站(http://mygenes.co.nz)上载修订版)概述。

 

从多项研究可见,熟悉基因与性倾向的专家告诉我们,「同性恋非基因使然」。我们来看看相关证据,请谨记,以下理据大部份均适用于解释所有人类行为。概述所提各点在书中章节均有详论。 

 

改变 

 

基于性倾向之大量改变,足以明证同性恋并非基因使然,也非因生理背景所致。 

 

许多大规模研究显示: 

 

在成人而言:

 

·      约半数曾经为纯粹同性恋者,后来变成异性恋,且终身维持此状态。换另一种说法,异性恋人口中(包括男女)约3%称曾经是双性恋或同性恋者。 

 

·      这并非接触治疗后而改变,却是「自然」发生的,且部分人转变得很快。 

 

·      大多数有改变者,都变成纯粹异性恋。 

 

·      改变成异性恋的总人数,较目前双性恋及纯粹同性恋者加起来更多。换言之,「前同性恋者较真正的同性恋者多」。 

 

·      纯粹的异性恋者,其性倾向稳定性较纯粹男同性恋者高17倍,较纯粹女同性恋者高30倍。(即女性较男性更常改变性倾向。) 

 

在青少年而言: 

 

·      青少年同性恋者大多数会改变性倾向,事实上,1617岁组别的同性恋及双性恋者有98%会改变成为异性恋者。 

 

·      16岁时称同性恋或双性恋的青少年到17岁时改变成为异性恋者,其比率较异性恋者改变成同性恋或双性恋者高25倍。 

 

·      16岁时称异性恋者,绝大多数会维持其性倾向。 

 

基因 

 

雙生兒研究

 

非常复杂的比较同卵与异卵双生儿的研究结果,排除了基因主宰性倾向的说法。同卵双生儿有着相同基因,但同性恋倾向同发率仅为1114%。若同性恋真的是「基因使然」,同卵双生儿的同性恋同发率应为100%才对。经典的双生儿研究显示,兄弟间的基因组分布差异少于23%,姊妹间少于37%,最低可少于10%。一直以来,双生儿研究亦发现,就算改换比较方法、样本范围增大,同性恋的遗传输入仍然很低。每个人的行为,最少有10%属基因影响;缺少基因元素,就没有任何人类行为可言。然而双生儿研究显示,因个人对际遇所作反应而导致同性恋(双生儿二人际遇会不同),其影响较遗传基因更大。换言之,个人对各种际遇的反应是重要因素。 

 

其他研究

 

·      研究员分析染色体后,并未发现任何同性恋基因,情况非如精神分裂(只有发现四条基因与3%的精神分裂症相关)。 

 

·      按科学家对基因结构与功能之理解,并没有可能方法使某条基因主宰同性恋(或其他行为)。 

 

·      到目前为止,基因与特征出现「一对一」关连之情况,以致主导行为者,仅见于十分简单的生物。基因学家一般认为某项人类行为乃受多种基因所影响(最少五、六种,最多达数百种)。 

 

·      就算有基因影响,其力度也弱,且非直接。 

 

·      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由主导人类行为的基因。就算最接近此情况的个案(因缺乏单酸氧化素抑制剂而致侵略性行为),也可以藉辅导而改变。 

 

·      同性恋倾向就算受基因影响,也必须由多种基因使然,而此情况并不会在家族中忽然出现或消失,应该会持续好几代。从遗传学上言,许多「异性恋」基因忽然同时出现突变,是不可能的。 

 

·      人类基因大致相同,达99.799.9%,这意味着,所有民族都会有大部份共同基因。这有三种含义。 

 

·      若同性恋真的是基因使然,那么所有民族文化都应有此行为,且表现应该相约。但实情是,同性恋行为按文化有极大差异(甚至在同文化里也有不同表现),可见此说不通。 

·      若同性恋真是基因使然,同性恋者在每一个文化中占人口比率应该相约。但同性恋行为在某些文化里很普遍,在某些文化里却是闻所未闻。 

·      若同性恋真是基因使然,则无论何文化,其中的同性恋行为若有改变,过程应非常缓慢-经过多个世纪,但历史证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希腊人有两个世纪曾一度盛行同性恋,却在几个世纪之间沉寂下来,美拉尼亚人(Melanesian)在一个世纪内就改变了;现在西方世界则倒过来,在两个世纪之间突然风行起来。某种行为在族群中若是忽然改变,就算历时只一代,都是违反遗传学理论的。而目前西方的性倾向行为模式转变显得太快了。 

 

·      有说同性恋源于怀孕期间胎儿发展异常,但目前同性恋者占人口比例远超胎儿发展异常比例,证明这不可能是先天性的。此外,表观遗传学过程也证明这不可能是天生的。同性恋若是基因使然,令遗传此基因人士只与同性恋有性接触,不过几代这种基因就应该绝迹,今天根本不会存在。发生首次性吸引的年纪,对同性恋而言,其基因影响可以占10%,异性恋则占15%(谨记我们所想、所做每事,遗传输入因素都可以占10%);首次性吸引(无论同性恋或异性恋)平均发生于十岁,往往并非这方面「最早记忆」,可见性吸引倾向主要由社会因素所致。 

 

荷尔蒙 

 

不少研究探讨荷尔蒙与同性恋的关系,却没一项能证实性倾向由怀孕期的荷尔蒙分泌主导,尽管两者或有少许关连。曾有研究检视母亲在怀孕期内曾摄取高剂量女性荷尔蒙的情况,结果发现对男婴毫无影响,对女婴或有些影响。亦曾有治疗法尝试借着改变成年人的荷尔蒙含量以达果效,结果显示此法可以影响性欲,但不会改变性倾向。 

 

·      有说同性恋倾向乃因怀孕期时母亲免疫系统攻击男婴大脑若干特征所致,但证据薄弱。若此说属实,男婴的睪丸与生殖器应同样受攻击(因其男性性征特别明显),但实情并非如此。 

 

大脑结构 

 

·         有说成年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大脑结构不一样,但1990年代众多有关大脑微结构的研究并不能重演此前研究的说法。 

·         现代研究显示男女婴在出生时大脑结构并无二致,那么「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大脑有异」之说更不可能。男女脑部结构之别最主要可以重演的情况,是约两至三岁时两者脑袋大小不同。 

·         从出生到青春期、及至于更后期,环境皆会影响大脑。 

·         大脑两性异形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即或如此,专家仍难以辨别成年男女的大脑结构差异(更遑论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了),两者实际上共同点不少。 

·         神经科学家发现,脑袋的弹性很大。今天科学家大致上同意,成年人的脑袋仍不断发展,尽管我们未必意识到此过程。我们的大脑微结构在数月内就出现可见转变,经脑扫描可以看到。 

·         就算同性恋与异性恋者大脑结构有异,也可能是经年条件反应所造成的结果(不断重复某种思想与行为模式)。

 

社会、社会学 

 

雙性人

 

·      在西方,出生时为「双性人」的孩子(雌雄同体),至青春期时其基因性别显明后,约九年人会选择维持成长期时的性别(即家里把他当男孩或女孩养),继而动手术决定性别。这选择多不符合其生理与荷尔蒙特征,可见环境因素对性倾向与行为的影响相当深。

 

其他因素

 

·      父母离婚,令孩子成为同性恋者的风险增一倍。 

 

·      发展心理学家一般认同目前所定义、进至成年异性恋的各个心理-社会学发展阶段,足见异性恋倾向并非基因使然。有关成年同性恋者的调查显示,心理发展阶段中某些缺失容易导致同性恋,可见此乃基于文化与环境因素,非基因使然。 

 

·      在大城巿长大的人,较乡郊生活的人成为同性恋者容易很多,可见环境乃主导因素。 

 

·      有以科学/社会学工具-路径分析法,推论同性恋并非社会或家庭因素所致,而是基于生理因素。然而按同样方法可见,个别社会与家庭路径虽非主要成因,但多项内容合起来却是。相反,多项基因元素就是合起来计算,也不构成重大影响。 

 

本能 

 

·      诸如自卫、觅食、繁殖等潜藏本能,是我们最强动力,虽然如此,这却仍是可以控制、甚或改变的。就算同性恋真是内藏的本能,也不代表不可改变,这仍是可以对训练有反应的。

 

基因元素僅佔同性戀成因一小部分 

 

遺傳學家、人類學家、發展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內分泌學家、神經科學家、性別醫學研究員,還有雙生兒研究員一般認同基因元素僅佔同性戀成因很小部分,換言之,同性戀非基因使然,沒所謂基因決定論,就算有影響,也是極微小的。反之,個人對種種際遇的反應倒是十分重要因素。 

 

有说同性恋乃受基因影响,就算有其道理,其合理程度也不过尔尔: 

 

假设一个女孩15岁怀孕,我们可以争辩说,这是基因使然。我们也可以说,在她的文化里,基因令她有这个样子和体态,以致男性荷尔蒙发动,导致她无法抗拒的压力;但基因之影响力也不过如此。但同时间她之年轻怀孕,也受许多环境因素影响,比如说,她本来和女朋友要去打篮球,因为比赛取消,她就去看电影;因为爸爸准她用车,她的男朋友陪伴她;他们一起看电影;又因为没有用避孕套,所以她怀孕了。当然也有更广泛的环境因素,诸如个人价值观,朋辈压力,与父亲感情冷淡等等。 

 

上述有關同性戀的導因,可能改變嗎?或者有一天發現重要的生理因素,令整件事情改觀? 

 

從多個科学的學科看來,一直以來基於事實的發現皆顯示,相關因素不改變。但或者將來在大腦微結構、或仔細分析基因圖譜與功能上會有新發現,顯示大腦結構或基因排序真與人類行為有關? 

 

這當然可能。類似的論文相信也會陸續面世。但我們可以預見,作者就是刻意尋找此等關聯,在標準科學程序的監察下,就算發現相關影響,也只屬輕微程度;環境因素才最重要。可以肯定,將會有愈多新興科學提出種種新理論,但沒一種具決定性。 

 

其實同卵雙生兒的研究結果已相當明顯。二人基因一樣,但通常只其中一人是同性戀者;同卵雙生兒中僅1114%是同性戀同發的,這已涵括所有已經或未曾發現的因素;但種種可能因素加起來,影響力仍然十分薄弱。 

 

《基因使然!》第一版於1999年面世,當時作者試探性地提出,導致同性戀傾向的種種原因裡,基因元素大概佔10%;這其實只是約數,所佔成數從020%不等。就算高至20%,其影響力也算。撰寫本文之時(2010年),我們仍維持上述看法,且較1999年時更肯定。 

 

同性戀乃基因使然之說,大概是同運分子最成功的公關伎倆,目的為爭取平權與特別保護。今天若說同性戀是可改變的,在若干圈子裡屬政治不正確,但從科學角度看,這仍是正確的。我們不僅指改變行為,更是指改變性傾向而言。 

 

實情是,無論基因或是環境,都不能主宰我們的行為。 

 

同性戀傾向成因為何? 

 

同性戀傾向並無單一成因,無論是基因、荷爾蒙、社會或環境因素,都不能獨大。當然會有較關切的因素,諸如童年時性別不適應,曾遭性虐,朋輩與家庭互動因素,性接觸史,但種種因素其混合作用因人而異,各人對同一事件的反應也不同。兄弟倆家庭、社會背景一樣,對同一件事看法可以不同。因此,隨機反應再附會自我形象,可以是導致同性戀傾向的主因-這在同卵雙生兒研究可以見到。一般而言,當事人在早年即感到不受同性別群體接納,基於自衛機制,他會漸漸抽離這些群體;但同時間,因為渴求歸屬感,他會將情感投射在欣賞的同性身上。青春期開始後,這種強烈情感漸漸與情慾並性活動混淆;此模式若然持續数年,即可以令當事人自認為同性戀者,有时是有意地選擇過同性戀生活。 

 

這是可以改變的。對於深陷其中者,需要勇氣、毅力,也需要別人支持。還未真正養成此行为模式和習慣者,則較易改變。 

 

但改變,值得嗎?是否值得花心力擺脫捆綁?應否與有同樣掙扎的人傾訴?是否想認識勇於面對問題的群體,加入他們?同性戀由多種因素使然,是成年人經深思熟慮的選擇,是否值得刻意從裡面走出來?有人說這是不可能改變的,值得一試嗎?如果改變真的可能,或者還有其他事情也是可能的? 

 

基因是一串去氧核糖核酸組成的階梯、一組蛋白質,這並非性取向。不過這也可算是命運的階梯,雅各天梯,至於上去下來的是天使或魔鬼,端在乎我們的抉擇。要不要讓「基因說」困囿你,讓基因主宰你的行為?結果隨你決定。 

 

我曾经见过,一只蜜蜂掉进水洼里挣扎。牠竭力拍翼,小脚猛拨想游过去,但是不能。牠快要淹死了。旁边有许多小虫,是水蚤,在水面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一点不在乎蜜蜂。我用枯叶把牠救起,放在附近的石板上,牠爬出叶子,步履蹒跚,正庆幸得救了,一起飞却又一头栽回水洼里。我再把牠救起来,牠显得有点犹疑,不知所措。这次我把牠搬远一点,放在草丛里。牠试着拍翼,不时看看我,像是恐怕翅膀会坏掉似的,恐怕再也飞不起来。牠爬过一根草,又一根草,在叶面叶底之间踟蹰进退,偶尔轻轻一跃,弹过别枝,也许在假想自己在飞吧。然后,忽然间-我几乎要放弃牠了-小蜜蜂忽然腾飞,就这样一冲而上,几秒间不见踪影,再看不见了。所以我知道,小蜜蜂能飞的高度,是水蚤做梦也不会想到的。而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