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http://www.breakpoint.org/features-columns/breakpoint-columns/entry/2/27340

揭穿有關同性戀的迷思
經過驗證的一切
作者:瑞吉斯·尼柯爾(Regis Nicoll)|出版日期:2015年5月8日 21:26
主題:藝術與媒體,宗教與社會,性倫理,趨勢,世界觀

盡管阿爾弗雷德·金賽(Alfred C. Kinsey)標誌性的性學研究有嚴重且廣為人知的錯誤(http://www.crisismagazine.com/2012/kinseys-secret-the-phony-science-of-the-sexual-revolution),他有很多的結論已經深深植根於我們文化的DNA中,即使被證明是錯誤的,它們仍持續存在著。

就拿他關於10%的人口是同性戀的觀點來說。flag1

2013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現(http://www.cdc.gov/nchs/data/nhsr/nhsr077.pdf),少於2%的人口是同性戀,是先前的研究(http://www.gallup.com/poll/158066/special-report-adults-identify-lgbt.aspx)所發現的大約一半。然而,從黃金時段電視節目和電影所表現的同性戀人數看來,可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比例要高出研究資料十倍或者更多。想想「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另類家庭(The New Normal)」和艾倫·德傑尼勒斯(Ellen DeGeneres)的「幸福大家庭(One Big Happy)」,其中有一個異性戀的已婚男人,他最好的朋友是個女同性戀者。是真的嗎?

事實上,在大小螢幕上難得找到一些節目不包括同性戀角色以及/或者同性戀性行為的了。另一天的晚上,我有機會觀看涉及聖經考古和預言的懸疑驚悚片「挖掘(Dig)」。我期望頗高。但是,一集的故事就足以令那些可能是其最買帳的觀眾-相信聖經的基督徒-拒絕看下去。除了塑造一些福音派基督徒的角色(之外還有誰呢?)作為世界末日陰謀論的邪惡推手之外,這部劇裡包含了三個情慾場面:一個是異性戀者之間(赤裸裸的)情慾場面,兩個是同性戀者之間。

接著就有金賽的擁護者聲稱,同性戀是性表達的一種正常變異形式。現代螢幕上還反映出這個觀念,其中的同性戀角色是各個角色中最機智、最漂亮帥氣、最討人喜愛的角色,他們沒有表現出通常困擾著現實中同性戀者多數有的焦慮的存在感、心理上承受的痛苦,或身體上患有的病症。

過去五十年來,同性戀的擁護者,在那些一味奉承的媒體和同流的治療課程的幫助下,推動了一系列其他關於性取向的觀念(包括稱:性取向是天生的;性取向是不可改變的;要改變性取向是有害的;源自性取向的行為在道德上是中立的-若不是在道德上有益的話),都很有成效。

這些模因,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性教育課程的內容以同性戀為正常化,不再將同性吸引 (same-sex attraction-SSA)定為心理健康的關注點、並且對那些旨在幫助同性戀者更好地協調他們的軟體(性偏好)和硬體(生理性別)的轉換療法(和其從業人員)譴責。

甚至美國總統已經出來(http://www.usatoday.com/story/theoval/2015/04/09/obama-conversion-therapy-white-house-petition-leelah-alcorn/25505091/),保證他的總統辦公室會施以最大壓力,要禁止改變性傾向的療法。

那麼,這些觀念和它們引發的後果有多合理呢?

這正常嗎?

如果我每次聽到由於同性戀出現在動物王國中所以它就是正常的、是與道德「無關緊要」的說法,就有一個五分硬幣,那麼我就-嗯,我就有一大倉的硬幣了。

問題是,野生環境中可以觀察到各種行為:殘暴(想到了家貓);還有亂倫、食同類、強姦、手足相殘、殺嬰,等等。因此,在自然界存在並不意味著這是正常的,更加不意味著這是道德的。

然而,讓我們明確且把焦點從「同性戀」轉向「同性戀行為」。性活躍男同性戀者肛門癌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出20到40倍(http://www.cancer-network.org/cancer_information/gay_men_and_cancer/anal_cancer_hiv_and_gay_men.php),他們已經被定為(https://www.lifesitenews.com/news/epidemic-1-2-of-gay-men-will-have-hiv-by-age-50-if-current-rates-continue-w)「HIV/愛滋病的高發人群」,這個事實應該使所有人(除了最幼稚的同性戀支持者之外)否定同性戀行為是正常的、自然的、或在任何方面是歡愉的(gay)的說法。

天生如此?

在早期的同性戀權利運動中,擁護者意識到如果他們把同性戀當作一種遺傳特徵,那麼他們可以依附於民權運動。然而,經過幾十年對於「同性戀基因」的研究,並沒有發現遺傳基因鏈。事實上,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家大衛·本柯夫(David Benkof)本身是一名男同性戀者,他承認(http://dailycaller.com/2014/03/19/nobody-is-born-that-way-gay-historians-say/)同性戀並非與生俱來,相反,是一種社會節構,是「大約150年前的西方社會的產物」。

本柯夫引用同性戀者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Lesbian and Gay Studies)創始人馬丁·杜伯曼博士(Dr. Martin Duberman)的話寫道「沒有精良的科學研究工作能夠確定,人生來是同性戀或異性戀。」本柯夫還引用人類學家以斯帖·牛頓博士(Dr. Esther Newton)的話說,「[在她的領域內] 關於性本質的定位不存在,人天生就具有性取向的觀念不存在。雖然不完整,但是所有證據都指向另一種觀點。」

雖然前現代的人類也有同性戀關係,但是本柯夫說「19世紀前,社會上並沒有同性戀少數群體,或者甚至連明顯有同性戀傾向的個人都沒有。」正如本柯夫所解釋,這是因為在前現代時期,同性戀被當作「人可以進行的一種行為,而不是人的一種身份。」

換句話說,前現代的人類並沒有根據自己的性慾望和性行為來定義自己的身份,而只是根據他們的生物性來定義。他們視自己為可以自由選擇性行為的男性或女性,而不是讓命運來決定性取向。

並非永遠不變

一些同性戀運動支持者承認「同性戀是天生的」這種信條有問題,他們放棄支持同性戀遺傳基因的說法。

當「慾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明星辛西婭·尼克森(Cynthia Nixon)出櫃時(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2/01/23/cynthia-nixon-wit-being-gay_n_1223889.html),她承認,「我一直是異性戀也一直是同性戀,但同性戀更好。」因為她暗示這是一種選擇,同性戀者的非議就落在她身上,之後尼克森反唇相譏,「為什麼那不可以是一種選擇?為什麼那就相對不合法?」

嗯,這意味著,對一個人來說,性取向是不穩定的,是可以改變的。還記得近期出演「挖掘」的女演員安妮·海切(Anne Heche)嗎?她與艾倫·德傑尼勒斯的三年同性戀關係是在與不同男人的一連串關係間隙的短暫插曲。但是,還存在著一定的科學研究。

2008年一項關於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未標記」女性的研究(http://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dev-4415.pdf)中,猶他州立大學的麗莎·達爾蒙(Lisa M. Diamond)發現,該群體中有67%在十年後改變過他們的性取向一次,有36%改變過不止一次。2010年,研究者史蒂芬·莫克(Steven Mock)和理查·艾巴赫(Richard Eibach)發現(http://www.midus.wisc.edu/findings/pdfs/1153.pdf),在同性戀與雙性戀者中,64%的女性和26%的男性在10年裡改變過他們的性取向。

這一切應該是很明顯的;每個人在成長過程都有一些可以隨時間改變的好惡。從我記事開始就記得,自己沒有,真的沒有哪一次吃蔬菜不感到噁心的。我的飲食「取向」是肉和土豆,沒有別的。一想到媽媽做的晚飯是西蘭花就足以引起我的嘔吐反射。

你們可以說我天生就討厭蔬菜。我已故的爸爸總是説,這是我小孩兒時期被青豆噎住後才出現的。那是有可能的。但不管什麼原因,我保持這個除了肉和土豆外幾乎什麼都不吃的習慣二十多年。

直到我成年,受到我妻子的影響,我開始第一次嘗試花豆、胡蘿蔔、花椰菜和眾多其他的蔬菜。我花了一段時間去適應,但最近我變得喜歡大多數的蔬菜-西蘭花甚至成了我如今的最愛(我仍然恨青豆)。我的飲食取向朝著更健康的方向改變,沒有發生任何身體傷害或情感創傷。

宗教神秘主義者和行為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思想引發慾望,慾望引發行為,行為在反饋回路中強化慾望,這樣就形成習慣,塑造性格。在我們的性偏好-與其他偏好相比-上,這點的作用不可能更小。儘管如此,這並不是說明性偏好有多少確定性或改變的概率,而只是説,性偏好的改變是有其可能性的。這也不是說明,性偏好一旦發生改變,就會是容易的改變或是完全的改變。

多年來我認識了大量有同性吸引的人群,也與他們通信。其中一個叫斯科特,他寫道,「我是一名受同性吸引的44歲男性基督徒,我已經保持禁慾。...這種力量(同性吸引)對我的生活有非常強大的影響,我付出很多的努力還是難以改變(同性吸引)。但是儘管如此,在性方面保持純潔是可能的。」

另一位叫傑西:「我在成年後的大多數時間,均有同性戀感覺的掙扎,而神已經讓我擺脫它得自由了。如果沒有人告訴我這(同性戀感覺)是有希望改變的,我可能幾年前就自殺了。」

還有布萊恩:「我個人在18歲時脫離了同性戀的生活方式,然後我找到我的妻子,她是最肯定我男子氣概的人。在我們的婚姻中,特別是我們肉體的結合中,我的男子氣概得到了強化和肯定。」

斯科特、傑西和布萊恩已經拒絕了同性戀社群的迷思;他們正在尋求改變,即使要改變是難的,而且還不是完全的,他們按著他們真正的身份(他們被造的身份,而不是他們的慾望)活著。無論文化告訴我們什麼,他們並不孤單。

瑞吉斯·尼柯爾(Regis Nicoll)是一名自由撰稿人,突破點事工(BreakPoint)的一名管理者。在他的社區中,他是一名男性事工的領袖和世界觀老師,瑞吉斯發表每週評論,以激發人們從基督教的角度思考時事。要加入他的免費電子郵件通訊錄,請與他通信: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