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翻译自 Tranlated from http://www.narth.org/docs/hallman.pdf 

原网站链接已经无法访问,请看网络档案馆的存档 The original webpage can not access now. Please visit its archived page at http://web.archive.org/web/20141222094847/http://www.narth.org/docs/hallman.pdf://www.narth.org/docs/hallman.pdf

Janelle M. Hallman, MA, LPC

The Heart of Female Same-Sex Attraction

一 同性恋倾向女性的基本需要-情感依附与自我

小女孩与母亲(不论亲生或领养)的情感关系,会直接影响其自我之成长发展。实在、牢固而持续的情感依附,有助女孩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建立康健自我,有安全感。女孩若在人生首次、也最基本的关系上,建立安全而持续的情感依附,日后她在其他人际关系里也较持续有安全感。

女性必须透过与别人作情感联系,才能建立自我[1]-当中最基本的,是母女关系。若小女孩未能与母亲建立此种关系,又或者过程充满不安感与困扰,这绝对不利其成长发展。女孩与母亲关系若不稳定、不安全,她成长期内所发展的自我也是不稳定的,甚至未发展完全的。这将令她在人际关系上极度缺乏安全感。

具同性恋倾向之女性往往有此经历,即未能与母亲作情感依附,此种情况可能源于:一,由于母亲的情感经历或个人性格发展问题,所造成缺失或弱点;二,曾受母亲虐待,经历创伤;三,因特别事故与母亲分离;四,因女儿敏感与不成熟,令她对母亲产生某种观感,以致作防卫性抽离。

女孩首次人际经验之不确定性,可能影响终生,引致抑郁、怀疑与不安。[2]这不仅对女孩基本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构成障碍,也影响及其他相关概念,诸如独特自我,可贵自我,关系自我与女性自我。[3]具同性恋倾向的女性,要非完全缺乏对上述一种或多种自我的内在感觉,就是感觉非常脆弱。由于亟欲寻回自我意识与安全感,她们容易借着建立同性情感依恋关系,以建立依附感、自我意识,与安全感。

自我发展不完全,是同性恋倾向女性主要特征之一。当问及「你是谁」,「你有何感觉」时,她们会高呼:「我也不知道。」治疗员往往也难以为其自我身分勾勒清晰图画,因此未能拟定治疗目标与计划。同性吸引倾向女性失联问题严重,无法探索内心,遑论描述、或让其他人进入内心世界。当然每个同性恋倾向的女性有其独特的自我成长和发展程度。虽然部分人建立自我感觉较强,能与内在情感联系,也知道自己的欲望与喜恶;但她们在某方面仍未发展健全,或与自我失联。

此等女性因而陷入恶性循环:

由于缺乏一稳定而确切的自我,她无法像正常成年女性一样,与人建立健康的情感依附或联系。

既缺乏安全的依附,或持久的联系,她愈无法建立坚固的自我感觉。

如此,同性恋倾向女性要非只能在缺乏自我的情况下于空洞世界挣扎求存,就是不能自制地陷入依恋关系里,以图建立自我,在别人身上找着安身立命之所。因此她们的基本需要乃是,在建立健康依存关系之同时间,又能借着这段关系发现、接纳,并坚固自我。

二 治疗基本任务

要能疏解上述的恶性循环,我们必须:

  • 营造安全环境,让女性可以坦率表达自己,不惮暴露其人际关系问题、不成熟,并防卫性,展现极端脆弱的自我;
  • 建立互信;还有,最终
  • 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令她可以发展自我,建立独特身分。

一切治疗技巧必须建于此基础上。

甲 任务一:营造安全环境

安全环境的定义是:

  • 能提供情感上、及人身方面的保护。
  • 令人感到圆满,而非空洞。
  • 予人关顾与包容。
  • 情况稳定,不会有突然惊吓。
  • 予人尊重。
  • 温暖,令人放松。
  • 令人被认识、接纳。
  • 建立互信。
  • 可成为流离者之家。
  • 令人可以释然感受、说话。
  • 令人可以做回自己。
  • 有助成长发展。

同性恋倾向女性由于未尝建立具安全感的依附关系,经常感觉自己或别人不安全。因此,无论求助者是否处于治疗初段,[4]治疗员都必须刻意营造安全环境,并以其关系模式、行动与言辞,向对方「证明」环境安全,此人值得信赖。

治疗员若一直停留在分析、诠释,或抽离的旁观位置,将难以与同性恋倾向女性建立具安全感的关系。对于不够真诚、冷眼旁观者,同性恋倾向女性会感到不安。她需要真诚、关心她的对象,才能建立联系。治疗员必须与求助者建立联系,对方才能发现、面对其负面、叫自己气馁的人际关系模式、信念、与态度,然后才能处理和改变。

以下列举几种治疗模式,有助同性恋倾向女性建立安全感:

按病人需要行事

治疗员应让病人明白,二人首要任务,是一起建立关系,以藉此关系带来改变。相关技巧殊不简单,难以在短短一个课程里概述。其中重点之一,是治疗员要作好准备,按病人需要行事,凡有利建立互动、安全感的事,需要做的都必须做。[5]

Yalom的忠告很值得参考,他指出,辅导同性恋倾向女性时,若要能「按病人需要行事」,治疗员处事要灵活愿意改变,要有魄力,愿意牺牲,甚至可能要冒险。这些不是小事。换言之,设若当事人暂时无法处理受虐记忆,只想集中处理目前关系,你应该依她的。安全感与互信一旦建立起来,她自会愿意随从你的带领。

运用镜映心理,与之同步

镜映心理是有用技巧,有助你与同性恋倾向女性沟通,令对方知道你和她「同一阵线」,也容易建立安全感。若我的病人说话时颔首,我也会这样做。她侧身把头一偏,我也会仿效这个动作。她往窗外望,我先随从她的目光,回头再凝视她的脸。她微笑,我也微笑;皱眉,我也皱眉。她在对话流露出激奋之情,我的声线表情要配合。假如她用比喻形容,举例说,形容自己的心理状况,我会用她的比喻言辞回应。这样做的目的,是与对方同步调,投入其内心感受与变化过程,了解其独特个性并发展阶段。

有心理准备,面对其防卫机制与不信任

不幸地,许多同性恋倾向女性皆不自觉地以为,「没有人关心我」,或「没有人真正可靠」。不少人过往曾遭出卖,或与人建立关系时有过失望、痛苦经历,为求自保,她们会避免信任人,或建立亲近情谊;因此和同性恋倾向女性建立关系必须刻意经营,不能随便了事。就算你刻意营造安全环境,与之建立情感联系,也不要期望她领情、热切响应。[6]她可能会:

  • 保持距离,切断联系。
  • 质疑你的诚意与意图,这样反过来教你也质疑她。
  • 受困于负面观念、既定角色与反应,这都是她从前为保护自己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

「人不会忽然间放弃关乎其存在之所有形象、角色与符号,不然的话,他将面对莫名、极端恐惧。必须有人带领他走进自己的真际,让他看见自己所反应、想法与表达的失调,他才能明白。他必须与另一人接触,才能做到。」[7] 

身为治疗员,我们必须能包容同性恋倾向女性之「失调状态」,才能建立安全感与互信;这恰如「按对方需要而行」的原则,循此进入其内心世界。马兰妮,45岁,自称女同性恋者超过11年,告诉我她与上一位治疗员的经历。在第二或第三次会诊时,马兰妮感到不安,于是站起来踱步,治疗员继续说话。[8]终于这位治疗员忍不住请她坐下来,因为她踱步令她分心。读者大概也猜到,马兰妮再也不回去见她了。

这名治疗员实在错失了机会;但无论如何,这显示她未能投入马兰妮的「失调状况」。若她能及时问马兰妮,踱步时有何感受,很可能就此大大打开病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在病人不成熟、不健康之处会遇她们,直至她能长大成熟。若我们怀着成见,认为对方在治疗关系里应该这样响应、那样合作,她必会感到不受尊重、不被认识,因而感到极端不安。

嘲讽、开玩笑、一点聪明话,既是有安全感,也是保持距离的表现

对许多同性恋倾向妇女而言,感到不安,即等于安全;因为一旦感到安全,意味着她的防卫可能失效了,她绝不容这种事发生,太冒险了。感到安全或许也意味着其他感受将随之而来,而这种种感觉,是她一直以来小心防卫的;所以这也许会吓怕她们。因此,安全感或互信一旦开始建立,对方可能自然反弹,要防卫抵挡。这时候,治疗员对病人要有耐性。

有时候,我感到与病人谈得合拢、如鱼得水,于是放心讲一句由衷说话,冷不防对方忽然出言嘲讽;这时候我必须提醒自己,其实她的确感到安全,只是还不肯定是否信任我到一个地步,可以容让自己怡然经历这种安全感。她需要更多时间。这时候,我响应要有爱心,有耐性,不应沮丧,也不能生气。同性恋倾向女性若终于下定决心,容许自己(或许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安全感,你就知道互信已然建立,已小胜一仗。

乙 任务二:建立互信

与同性恋倾向女性建立互信,有别于和其他类型病人建立良好关系。

面对女性的防御机制,你总是觉得,她知道如何信赖人,只是拒绝这样做而已。实情并非如此。很可能你面前那名同性恋倾向求助者这辈子从没有信赖过任何人,包括神。就算她很虔诚,心底里也可能觉得神的应许人人可得,除了她一个人。她可能曾在属灵路上、或某段情感依存关系上浅尝信任滋味,可惜一瞬即逝。因此基本上可以说,她没有信任感。这也意味着,她从没有机会完全发展信任人的能力。

所幸人总是追求成长发展(投入成全圆满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乐观方面看,就算我们错过了发展期、或失去某种个性特质,都可以后来居上。事实上,专研情感依附的人员注意到,当人不断与环境互动,我们的「情感、行为与社会特质与结果皆随时而变」。成长与发展能力乃天赋,「外力因素-诸如有效的育儿法、和心理治疗,可以追本溯源,克服早期问题」(Levy & Orlans, 1998, 20)。

Erik Erikson在《身分认同与生命周期》(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里,谈到如何以治疗介入对己、对人皆深深不信任之病人其内心世界。他说道,治疗员基本上「是担当母职,重新令婴儿感到生命可靠」(页144)。这里意思是,我们必须像慈母爱小孩一样,爱心不变而稳定、态度和煦,专注、关顾、温柔、忍耐,并且这种爱是无条件的。[9]若我们常表现出这种慈母特质,再加上长期委身,自能与同性恋倾向女性建立互信;但在这以前,你的坚韧与委身必然经受全面测试。

帮助同性恋倾向女性时,建立互信此行动本身就具医治性质,花多少时间都值得。当然,想对方信任你,你必须让对方知道,你是个可靠的人。以下列出若干行为态度,在同性恋倾向女性看来,是「此人可信」的特征:

  • 如上所述,你能给她安全感。
  • 你付出不求回报。
  • 你懂得应付她的反应。
  • 你知道对方试探性的行为是恐惧、焦虑的表现,而非恶意,或要对抗你。
  • 有耐性。
  • 守承诺。
  • 会诊时间恒常固定,你不会随便缺席或改动。
  • 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出现。
  • 除非有要事,否则不随便取消约定的会诊。
  • 你愿意为她的好处作牺牲。
  • 不超越应有界限,咄咄逼人。
  • 不滥用权力。
  • 不会利用她。
  • 真诚,率真。
  • 在适当的时候,愿意让她看见你人性、「正处于人生途上」的一面。
  • 关心她。
  • 愿意表达情感。
  • 犯错或失败时不惮向她道歉。
  • 诚实,开门见山(直率但有理有节)
  • 就算她说喜欢你或讨厌你,你也不害怕。
  • 你真心享受和她相处的时刻。
  • 从不会侮辱她,或令她觉得羞耻。
  • 愿意花时间取得她信任。

无条件接纳

接纳,有别于纵容或认同。我不会纵容人虐儿,但在这个混乱、破碎的世界里,我接纳的确有「虐儿」这回事,这是现实。我不认同人用操纵手段达到目的,但我接纳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曾用此等不良手法。无条件接纳人不等于纵容,或对她生命某些面向视而不见,而是愿意认识、爱对方,按本然和她同行。在治疗同性恋倾向女性最初阶段,你必须接纳:

  • 她有同性恋倾向及行为
  • 她的样貌
  • 她的衣饰
  • 她的行为表现
  • 她所从事工作类型
  • 她开哪类型车子(有可能是小货车)
  • 她前来接受治疗所期望目标
  • 她的伴侣或配偶
  • 她对男性或女性的态度
  • 她的信仰

在治疗刚开始时,并不建议你挑战、质疑上述各方面,甚至可能连提出来也不太合适,直接你们建立了稳固的互信关系。上述种种并非不重要、或可忽略的,但与我们最主要目标-即建立互信,和对方建立坚固的依附关系-比较起来,以上各项都不过表面的事。

女性要知道自己在此时此刻即按本然被爱、被接纳,才能与人建立互信。若她觉得先要改变自己,然后你才会接纳她,那么就算她配合,也可能不过是重复「取悦别人」的模式,却没有完成建立内在生命的基本工夫。若我们能无条件接纳同性恋倾向女性,按本然接受她,她才有机会按本然接纳自己。

你的病人也许要花点时间才知道,自己「信任你」这种想法,是真的信得过的。对同性恋倾向女性而言,知道你可靠是一回事,相信自己判断「你真的可靠」却是另一回事。她要跨出一大步,才能说服自己,她真的信任你。然而一旦她承认这点(看似简单,对她而言却是跨出一大步),就不必再花心力确定你是否够安全,可以集中精神处理生命里其他面向。Siegel(1988)提到,病人一旦开始信任治疗过程和治疗员,「就能面对幼年遭忽略,或[主观地觉得]缺乏母亲照料的感受」(页30)。

丙 任务三:建立情感依附关系

辅导同性恋倾向女性初阶段的最后任务,是和她建立安全的情感依附关系,这是她幼年时失落的一环。她所需要的「依附关系」,属最传统的种类-与父亲或母亲般形象人物,建立亲切与持久的结连,如此关系能让她「建立自主、独立个性」(Levy & Orlans, 1998, 23页)-这也是此阶段最终目标。

Levy与Orlans(1998, 112-144页)专研孩童的依附关系修正治疗,提出治疗过程应包含以下元素:

  • 建立架构
  • 调适
  • 同感
  • 正面影响
  • 支持
  • 互动

与同性恋倾向女性建立安全的情感依附关系,也应具备上述元素;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爱,其次是同感。以下将讨论建立种种结连之过程。

三 首要治疗过程:同感与「此时此刻」

甲 同感

治疗员若能确切地进入病人的内心世界,将事半功倍。病人只要感到完全被看见、完全被理解,就已获益良多。[10]

同理心,是人暂时代入另一人的心理与情感状况,有一样的观感与经历。在同感发生的当下,被理解的一方会感到温暖,觉得完全被听见、理解与认识;她会同时感到释然(终于有人明白我了)、融洽(与理解我的人连结起来)。同感是关顾与怜恤的管道,安全的依附关系必以此为基础;这也是「褓抱环境」之基础。下面一段对话将示范如何营造同感的环境,包括以下特质:

  • 聚焦于她的内在需要与情感经历(调适)。
  • 对当下的内容释然。
  • 确切镜映她的情况,肯定她。
  • 真心关顾,有兴趣知道她的事。
  • 支持与鼓励。
  • 在可能范围内认同她的感受。

对话示范

治疗员(治):「芬妮,今天好吗?」

芬妮(芬):「啊,真让人受不了(重语气)。甚么治疗过程、抑郁、辅导,我再也受不了。一点帮助都没有。没有用的。上周你真的把我惹毛了。」

治:「我感觉你真的很累了,感到没有希望。似乎你有点生我的气哩(确切镜映与肯定)。这都是重要话题,你来讲一下,你想先谈哪个?」

芬:「我不知道,我才不管,随便你。」

治:「好吧,不如谈谈生气。你说上周我真的惹你生气了,今天你一定下了很大决心才会再来。」(聚焦她内心感受,表达关顾同情。不要聚焦于她生气的原因)

芬:「对呀。」

治:「想过取消这节会诊吗?」(认同她的感受。若我生治疗员的气,我也会想取消会面的。)

芬:「想过,但我想啊,如果我生气也不能告诉你,我为甚么还要来见你呢?」

治:「芬妮,谢谢你这么信任我,愿意向我说出真感受(鼓励与支持)。如果你取消会面的话,我会很失望的(真诚关心)。」

(稍停一下,看她有何话要说)

治:「一整周都在生气,大概会很难受吧(真诚关心)。可以多讲一下吗?」(有真诚兴趣知道她的事)(治疗员进入她的内心世界,了解她处理这种情感的感觉强度、处理过程与经历。不要聚焦于她生气的「内容」,起码最初不要。治疗员也不要防备她。同感本身要有正面医治的效果,治疗员必须放下自己对病人某种态度、观点或指摘的反弹或反应。病人要先经历同感同情,才可以进一步探讨生气的原因。)

治:「上周我们见面时,甚么事情让你那么生气?可以说一下吗?」

芬:「也可以吧。当时我们谈到我和苏珊的关系,你说,其实早在我和她走在一起前我已经知道,这段关系不会长久的。你说这话的时候,手指着我。令我觉得自己好像小孩,让大人责骂一样。不应该是这样的吧。」

治:「芬妮,你说的对,不应该是这样的。现在我明白你为甚么生我的气了。」

芬:「你让我想起我爸。他经常指着我破口大骂。」

治:「真抱歉,让你以为我骂你,你一定觉得很难受了。我是你的话,要是觉得辅导员在骂我,一定觉得很受伤害,很生气。谢谢你坦白告诉我。」(稍停,等待对方反应,更多互动。)

「芬妮,之前你提到有一次,你爸指着你骂。当时有没有人站出来维护你?」(芬妮和治疗员现在可以安然改变话题了,谈谈导致她强烈反应的那次经历。)

若芬妮问治疗员,用手指着她的时候在想甚么,治疗员应该坦白道出当时感受、想法,是否留意到自己的动作等。但治疗员说话要小心,内容不能否定芬妮的感受。认同、同情芬妮的痛苦与愤怒是最重要的,治疗员不应急于解释,为自己辩护。惟有借着同感,芬妮才会感受到治疗员与自己同一阵线-换言之,感到与治疗员之间的牵系,尽管这个治疗员也非完美的人。

Siegel(1988)在处理好几个同性恋倾向女性个案后指出,同感虽有其风险,但惟有借着「随机应变的关注、认同的试验,与感同身受,才更能掌握发展期内出现障碍的病人,她们身上依然存在的、孩提时期的需要。」(页43)

若要了解同性恋倾向女性之内在需要,就必先让对方知道,借着同感,我们将和她一起走进内心,了解其痛苦与情感需要;这是她一个人办不到的。你应该在这些时候运用同感:

  • 在处理核心的负面或扭曲观念之前。
  • 无意中得罪病人的时候。
  • 面对防御行为时。
  • 面对冲突时。
  • 你不知道该怎样做时。
  • 在会诊结束时,用以安抚、肯定她。
  • 想令二人处于更平等位置(朋友对比专业人员)时。

常用以下方法,能强化同感:

  • 确认
  • 相互平等、彼此交流
  • 坦诚
  • 反省聆听
  • 鼓励
  • 肯定
  • 以轻松心情应对

乙 此时此刻治疗法与洞见取向治疗法

此时此刻方式,是辅导同性恋倾向女性另一种基本和有效治疗法。「所谓此时此刻方式,指二人应聚焦于发生在治疗会诊当下的事」,而非治疗计划、目标或若干结果。治疗员与同性恋倾向女性之间所发生的事,才是最重要、最实在的。此种治疗法「没那么着重(但不代表忽略其重要性)病人的过往遭遇、或外在生活」,强调与病人作心灵联系,这会带来医治功效(Yalom, 2002, 174页)。

Yalom(2002)提到,许多治疗员「太看重诠释与洞见,病人却未必这样想。治疗员往往从一开始,就想着发掘甚么知识洞见」(页46)。然而同性恋倾向女性更看重「发掘」过程,过于所得着洞见。身为治疗员,我们应该投入其中,与对方建立真切关系。[11]治疗员无时无刻要决定,应该让病人明白(比如说)她为何或如何建立起这种防卫机制,或在此时此刻让她体验一种开放、亲切、不必处处提防的关系?究竟哪样更重要?

除非同性恋倾向女性在这段关系内感到安全,愿意信任你,感到这个能以让自我成长的基础愈坚固,否则她总不会欣赏你的「智慧话」-或具洞悉力的心理分析、诠释。她只想找一个关心她,能亲切与她同行,愿意长期委身帮助她的人。若要她独自面对这一切,则任何心理分析和诠释也不管用。她直觉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正是人际关系,而非有人告诉她若干数据,这种关系甚至也超越客观理解。

在适当时候,当然也可以作心理分析与诠释,但最好常常回到此时此刻模式里去,诸如问她:「在我们谈到你喜欢安妮时,你有何感受?」靠着同感,让病人感受到你真的关心、同情她,让她知道自己仍在这段安全的情感依附关系内。我们的目标,既是与同性恋倾向女性建立持久而安全的情感依附关系,所以无论在治疗初、中、或末后阶段,都应当用此时此刻法与同感。

四 总结

对同性恋倾向女性而言,建立情感依附关系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因这可能触及她所有防卫机制、恐惧、错误观念、其孤立与自我保护模式,她大半辈子都赖以维生。假若这真是她人生以来首次与人建立情感依附关系,她会很怕受伤害,很怕失去你。因此你必须愿意长期委身,才开始首次会诊。

同性恋倾向女性一旦确信你愿意陪伴在侧,她就开始感到踏实、被接纳,渐渐地感到安全,知道有人关心。要在这互信基础上建造,与她作安全的情感结连,如此,她就会渐渐成长,按着命定成为独特的女性。她内心的空虚将被充满,以至最终能进入别人的世界,不再倚赖、恐惧或防卫。这是成年人建立健康、亲密关系之基本。人与人之间能以结连,这诚然是恩赐;神将各位女性带到我们身边,让我们与她们结连,这也是我们的荣幸。

[1] 女性发展理论学家并不同意「静态与孤单自我」的客观定义,认为女性的「自我」必然与社会或人际互动,尤其与首位照顾者-母亲-的互动相关。参Miller, 1991, 14页。

[2] 专研孩童情感依附失调问题的临床心理学家留意到,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依附「大大影响人生各方面,包括身、心、灵、关系,与价值观」。Levy & Orlans, 1998, 1页。

[3] Siegel(1988)注意到,「因为母亲似乎不爱她们,令她们在移情作用上深感失败,病人因此无法建立一稳固自我」(页41,强调为笔者所加)。

[4] 若有女病人因面对危机而前来找你,或因某段关系转坏,或因意外开展新关系而感焦虑,治疗员应着重稳定、控制情绪。病人若是关系破裂,内心受到极大创伤,则可能引发类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征状,生发自杀念头。若发现对方可能自毁,则你必须介入,可如常使用安全承诺治疗法、处方精神科药物、24小时应答服务、增加会诊次数或留院日数,作为保护其人身安全之最后防线。为保持生活平衡,她会尽用一切可及资源,包括不太健康的瘾癖行为、强迫行为,或身边的女同志友群;这都是她生命的重要部分,不要指摘她,也别要求她禁绝此等人事;现在并非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若你成功与病人建立互信和安全感的基础,所谓来日方长,将来可以慢慢处理其种种不良的求存模式。

[5] Yalom, I. (2002), 35页.

[6] 并非所有同性恋倾向女性都以这种防卫姿态示人,不少较成熟、个性发展较健康者,能接受你投入其内心世界、关心她们,尽管偶尔仍会表露抽离的防卫痕迹,或其他隐然的防卫机制。然而部分人的确从未经历过安全感与互信,你必须一次又一次让她知道你是安全和可靠的。

[7] Karle, W., Woldenberg, L. & Hart, J. (1976), 84-85页.

[8] 我们常用身体释放、或处理内在情绪与冲突,在同性恋倾向女性而言尤其如是。Siegel曾说,「这种身体语言,往往是对会诊时紧张、疲惫的一种表达。就算躺椅很舒适,病人也可以觉得如坐针毯。也有时候,类似身体语言提醒我是时候立即给对方提供答案,建议或指引」(Siegel, 1988, 40-41页)。试过有病人在我的会诊室里踱步、坐在地上、卧在躺椅上,甚至要求坐我的椅子,或是用枕头完全盖着自己、扔枕头,忽然站起来等等。

[9] 这不是说我们真的重新把她带大,不必重演褓抱等连结动作,满足她最原始需要。然而我们可以提供褓抱的环境,让她在里面重新经历成长发展过程,走过正常轨迹,恰如她从一开始即满足依附情感一样。女性就算已成年,仍能继续发展其独特自我,发展交际能力,得以长大成熟。

[10] Yalom, I. (2002), 18页.

[11] 在聚焦于人际关系的依附治疗里,可以凭以下情况衡量,再调节目标:如病人所用抱枕少了,不再那么保护自己;眼神接触增加;连结时愿意表达情感;愿意开放自己,接受亲切关心的建议。

参考数据

Erikson, E.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Karle, W., Woldenberg, L. & Hart, J. (1976). “Feeling therapy: Transformation in Psychotherapy.” In V. Binder, A. Binder & B. Rimland (Eds.), Modern Therapies (pp. 87-89).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Levy, T. & OrLans, M. (1998). Attachment, Trauma and Healing. Washington, D.C.: Child Welfare League of America, Inc.

Miller, J.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ense of Self.” In Jordan, J., Kaplan, A., et al,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pp. 11-2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Siegel, E. (1988). Female Homosexuality: Choice without Volition. Hillsdale, New Jersey: The Analytic Press.

Yalom, I. (2002) The Gift of Therap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