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自 Translated from: thefederalist.com
7 Questions About Transgender People, Answered
跨性別議題七大問答
目前有關跨性別人士及性別焦慮症的社會科學研究雖然有限,但現有資料並不支持跨性別運動支持者之說法。
The Federalist Staff(http://thefederalist.com/author/fdrlststaff/)
編按:以下問答,源於「全球家庭建構研究-聚焦家庭」(Global Family Formation Studies at Focus on the Family)總幹事 Glenn Stanton,與加拿大安大略省婚姻與家庭會(Institute of Marriage and Family)研究員、作者與博客 Donna Carol Voss之對話;由Voss提問,Stanton執筆回應,編輯稍作修訂。
問:Paul McHugh博士在《華爾街日報》社論稱(www.wsj.com),「[跨性別]孩童就算不予治理,近八成長大後錯亂問題會自然褪去,自然長大成人,過正常生活」;又說,「約25%持續有此感覺,為何有此分別,目前原因未明」。 McHugh未下結論指該25%屬精神問題,那可有其他因素造成此分別?
答: McHugh的結論,有多項研究印證,其中兩例請參這裡(www.researchgate.net)及這裡(www.sciencedirect.com)。研究顯示,有性別錯亂(www.nhs.uk)問題的孩童(覺得自己与天生性別不吻合)約2%至27%至青春期仍然同樣感覺(即73%至98%後來適應天生之性別);因為這個原因,歐美的醫護人員不建議家長在孩子青春期之前讓子女變性,恐怕出現「第二次轉變」-孩子長大後想變回天生性別,這種情況的確曾發生,會相當麻煩,且会對當事人造成創傷。
若感覺長大後性別錯亂問題持續,目前原因未明。孩童性別錯亂成因有幾種理論,卻是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共識。幾種主要理論如下:
有學者認為性別錯亂問題,源於當事人生理上是一種性別,腦袋屬另一種,即是「女孩困在男孩軀體」之說。
可能源於家庭及父母互動問題(有稱為「家庭雜訊」),問題不在於孩子本身。
其他人説這是心理性別失調,或者孩子未被引導或鼓勵按該其天生性別的典型做事。
其他人説「有些孩子就是這樣」,我們應予接納。
其他人説是人進入前青春期的必經階段。
或以上各項因素皆有影響。
事實上,至今沒有人知道真正原因,連最前衛的研究員和臨床醫生都說不準。2014年出版一本臨床醫生專書-《跨性別孩童與青少年治療》(Treating Transgend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www.routledge.com),用其專門術語說,「至目前為止,非典型性別發展尚未有一定的病原學成因」(頁10),即是說:我們不知道原因。
該書的荷蘭藉作者們解釋,腦部與基因問題都可能引致性錯亂,但留意,「此類研究十分有限,且發現有時前後不一致」。「按現有知識,最有可能成因,包括生理傾向,加上人際關係因素,兩者互為影響。」(頁11)
業內翹楚表贊同。加拿大藉的 Kenneth Zucker,是這方面世界知名的研究員和臨床醫生,他說(www.ncbi.nlm.nih.gov):「性別錯亂的病原仍然主要是猜測。」加州洛杉磯大學遺傳學家、性別及腦部發展專家Eric Vilain報告(www.theatlantic.com ),「目前尚沒有任何證明跨性別是生理因素所致」,並說,就算發現性別身份的生理學構成,「我認為影響也相當輕微」。
《大西洋》雜誌(Atlantic)一篇專文(www.theatlantic.com)提到,Zucker辦公室一個檔案櫃有英國一個跨性別人士家長宣傳組織的單張,他以之為教育家長的材料,顯明許多人談及這個題目,立場其實毫無根據;單張寫道:「性別紊亂成因愈清晰…這是天生的」,是「腦內某些小區域循不同路徑走向」所致。Zucker堅稱:「這種說法,並無實證數據支持,只是套信念。但我從來不喜歡信念;天生不等於命該如此。」
研究界另一翹楚論「錯生男/女兒身」之說時慨嘆(www.ncbi.nlm.nih.gov):
目前對男變女的主流文化理解是,女性本質困於男兒身,這其實並無科學根據,亦與臨床觀察不符。可以說,主流文化理解之強勢…正損害科學,亦令許多跨性別人士受損。
問:你會否支持出生時已界定是「雙性人」者動手術改變性器官?這種人可否歸入「跨性別」之類?
答:這類人不應歸入跨性別,因他們並沒有性別錯亂問題,也不是想改變自己的性別;他們只是因身體異常,在性別方面接收到「混合」的生理學信息而已。
北美雙性社(The Intersex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大概是世上首屈一指的機構,旨在教育家長及醫護人員認識此議題。該社定義「雙性」為「含義廣泛的詞語,概括幾種情況,指人天生的生殖系統或性
徵不像典型的男女區分定義」。
該社認為(www.isna.org),「所有[雙性]孩子應判定其男或女孩身份,但不要在早期動手術」。他們建議孩子接受治療,且全家要特別關顧這種孩子,但不建議太早動手術,待孩子到青春期才決定自己的合適性別。
北美雙性社促請(www.isna.org)「學者應該聽當事人現身說法,雖然那未必中聽」,因為當事人經驗豐富,其他倡導組織實在望塵莫及;要知道「許多雙性人其實很適應做男人或女人,他們並不要求社會完全抹煞性別區分,或者將他們標籤為第三性」。因此,該會不建議將此類孩子定義為第三性,或稱其性別不明。
只有很少雙性人涉足同雙跨平權(LGBTI)運動,因他們較少以身體狀況定義自己,認為只要調適一下生理情況便可。
問:大多數人在高中課程裡學到,人帶有XX染色體是女性,帶有XY染色體就是男性。但有時染色體會有異常情況,如克林菲特氏症(Klinefelter Syndrome)患者有XXY染色體,跨性別人士的染色體是否
也與常人有異?
答:出現染色體異常情況,如克林菲特氏症患者(還有雄激素抵抗綜合症[Androgen InsensitivitySyndrome]或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甚少自我認同為跨性別。跨性別的
那個「跨」字,指在生理、心理與身份上改成異性。雙性人卻非如此,他們須以其非典型性別生理適應其天然性別身份。
如上所說,是甚麼因素驅使跨性別人士想變性,至今未明。跨性別成因比較主觀,雙性人的情況是完全客觀的。
問:雄激素抵抗綜合症男患者有XY染色體,卻抵抗男性荷爾蒙,令他們有女人的身體特質,卻屬男性基因結構。人在這種情況下抗拒天生性別,你認為是否合理?
答:我再次說明,像雄激素抵抗綜合症等情況,不能與跨性別混為一談,因這兩件事截然不同。有此情況的人很少自認跨性別人士,而跨性別人士當中,也只有很少是雙性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
一種比較主觀,另一種在科學上客觀。你無法用顯微鏡或在試管內觀察到跨性別,但辨判雙性總可以科學實證。
問:部份人抗拒說跨性別人士選用的代名詞,指他們是「沉溺病態」,這種做法是否不合理?
答:不按別人意思選用創新代名詞,是拒絕接受「男女性別可轉換」之妄語,因這種觀念非建基於科學,並無客觀事實根據。提問說「跨性別人士選用的代名詞」,其中「選用」一詞正顯明此事之主觀
性,當事人是任意選擇(或摒棄)某類代名詞。
問:有兩位知名的跨性別人士,一位是前世界最偉大田徑運動員,另一位是正在角逐國會議席的前海軍陸戰隊員-兩位在變性前都有雄糾糾的形象;兩個案如此相似,你覺得有何含義?
答:兩個案並無關連。大多數跨性別人士本來都不是極端男性或女性化,他們後來的轉變不是為克服或補償甚麼。他們一般的天生性別身份出現時比較壓抑,變性前較深藏不露。
然而,跨性別人士(尤其男變女)一旦開始認同心目中的性別,即表現極度男或女性化,這倒很常見。甚至有女士形容,男變女跨性別人士很努力要做女人,女性化得可以去賣廣告。Bruce Jenner替《名利場》(Vanity Fair)拍的那輯封面照即為一例。
問:一篇題為〈斷念迷思的終結〉(The End of the Desistance Myth)之文章(www.huffingtonpost.com )說,你曾引述的Steensma之研究(www.researchgate.net)其方法學有若干錯誤,但細看該研究
(www.researchgate.net),即可見批評不盡不實。其中兩個例子是:
文章稱,作為研究對象的孩童中,並非所有都符合性別身份診斷的臨床指引;因為研究員物色性別紊亂問題「不恆穩」的孩童,令結果失準。但研究明說,涉案孩童都診斷有性別紊亂,即是「有證據顯示當事人有強烈且恆久的跨性別認同身份傾向,渴想、或堅持自己是異性(條件A)(www.aclu.org)。」
文章指研究有誤,因研究員當孩童長大後,「無法追蹤45.3%個案,即假設他們全部放棄跨性別」。其實研究說明,診斷患上性別錯亂的孩童,其中45.3%踏入青少年期後,「不再申請接受治療」,研究員總結說:「由於阿姆斯特丹兒童及青少年性別身份診所是國內唯一此類診所,我們假設患者的性別紊亂感覺已消褪,不想變性。」
問:你說Zucker是「此課題世界一流研究員及臨床醫生」,但文章稱其性別紊亂治療令他「須接受獨立調查,並遭解僱,他的診所[CAMH性別身份診所](www.camh.ca)遭關閉」。
近日CAMH員工接受《紐約》雜誌(nymag.com)訪問時,對診所「向來自跨性別運動的政治壓力折腰」深表關注。CAMH其後在網站稱,曾錯誤引述(www.camh.ca)Zucker的研究文章,並向他致函正式道歉。
流行讀物文章誤讀數據的情況,實在令人十分沮喪;而網站刊載的研究概要,一般讀者實在無時間辨證真偽。對我們這等欲真切了解跨性別議題的人而言,難道真的是讀到甚麼就要信甚麼?此中可有解決辦法?
答:事例只說明,即如所有研究,此類研究也有其複雜性,只是跨性別運動倡導者乘機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