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略省通過「極權」法案允許政府從基督徒家庭中將孩子帶走
多倫多,2017年6月1日(生活新聞網 https://www.lifesitenews.com/)-安大略省凱斯琳•韋恩(Kathleen Wynne)為首的自由黨已經在政府議會夏季休會前的最後一天以63對23票通過了被反對派稱為「極權」的89號法案。
維護家庭宣導者發出警告說,89號法案賦予國家更多權力把孩子從反對LGBTQI和性別意識議程的家庭中強行帶走,並允許政府機關有效地禁止反對此議程的夫婦寄養或收養兒童。
89號法案,或稱「維護兒童青年及家庭法令2017(Supporting 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 Act, 2017)廢除並取代了之前管理兒童保護服務和收養寄養服務的「兒童及家庭服務法令」(Child and Family Services Act)。
它加入了「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作為「兒童最大利益」的考慮因素。
同時,它將撫養兒童過程中父母的宗教信仰從考慮因素中刪除了,它還強制要求,在評估兒童的最大利益時,兒童保護服務僅僅考慮兒童自身的「信仰」或「宗教」。
生命聯盟總會(Campaign Life Coalition)的資深政治謀士傑克•方賽卡(Jack Fonseca)說,「隨著89號法案的通過,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國家極權的時代,這在加拿大的歷史上前所未見。」
「對於有孩子或希望通過收養壯大家族的基督徒和有信仰的所有人來說,89號法案無疑是一個嚴重威脅。」
「我對這個結果失望的同時,並不驚訝,」「父母即首任老師」機構(PAFE – Parents As First Educators)的負責人塔尼婭(Tanya Granic Allen)評論道。「凱斯琳•韋恩為首的自由黨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他們的反父母和反家庭議程,89號法案是最近篇。」
保守黨的省議員聚在女王公園以投票反對法案,這與他們在三月二讀中的立場截然相反,那時安大略107名省議員以83票一致(https://www.lifesitenews.com/news/liberal-bill-empowers-gvmt-to-take-kids-from-ontario-parents-who-dont-accep)通過89號法案。
6月1日投票反對89號法案的保守黨包括麥諾頓(Monte McNaughton),楊里克(Jeff Yurek),貝利(Bob Bailey),吉拉(Gila Martow),陶德•史密斯(Todd Smith),邁克•哈利斯(Michael Harris)和史蒂芬•克拉克(Steve Clark)。
進步保守黨(PC)黨魁派翠克•布朗(Patrick Brown)不在投票現場。
延齡草黨(Trillium Party)的省議員傑克拉倫(Jack MacLaren)也對法案投了反對票。
兩星期前保守黨核心會議中的一名知情人向生活新聞網爆料,保守黨成員被「三四個」省議員左右,他們說他們不能投給知情人所稱「在根本上和道義上錯誤的」法案。
根據知情人,現有28人的進步保守黨核心小組隨即決定投票反對89號法案。
方賽卡稱讚那些「醒悟過來,不聽從凱斯琳•韋恩政策的」進步保守黨省議員,「我的確指派翠克•布朗,他們最終對極權主義投反對票」。
「感謝神他們投了反對票,因為那作為抵抗的一個標誌,」他說。
「CLC向來在直接地遊說省議員反對此法案,我們相信那可能已經成為進步保守黨成員最終一致投反對票的原因。」
「父母即首任老師」組織和「改革政治行動聯盟」(ARPA – the Association for Reformed Political Action)也已一直處在持續遊說反對法案的前線。
但是,盡管有這些努力,自由黨沒有人站出來代表關切此事的父母投票,不少新民主黨的省議員也投了贊成票。
89號法案保有現行法律中的條件,即正在受到或「有風險受到」精神或情感傷害的兒童及不能提供「治療或治療途徑」的父母需要法律保護。
而根據改革政治行動聯盟的分析,之前的法律說,兒童援助協會(Children’s Aid Society)應該採取「破壞性最小的行動」,89號法案補充道「包括提供預防服務,早期干預服務和社區支援服務」。
改革政治行動聯盟報告補充說,「言下之意是不應該假設干預比不干預的破壞性更大」。
評論家告誡道,兒童家庭服務大臣麥克•寇特(Michael Coteau)先生的話清楚地代表了自由黨支持LGBTQ和性別意識議程。
推行此法案的寇特先生告訴QP Briefing,他把質疑青少年LGBTQI的自我身份認同或告訴他們要改變的話視為虐待。
「當一名兒童以一種方式認同自我,照顧者說不行,你需要別一種方式,我會將這視為虐待的一種形式,」他說。
「如果這是虐待,如果這是在虐待的限定之內,那麼可以把兒童帶離那個環境,安置到沒有虐待的保護之下。」
方賽卡認為,兒童援助服務機構如今有「一種員警的權力,可以破你的門而入,帶走你的親生孩子,假若你被發現反對LGBT意識和『性別意識』的欺騙性理論,假若有些人稱你的孩子可能有同性吸引或對他們的『性別』有質疑。」
他補充說,「我們已經在其他司法領域看到類似的極權主義行為,比如在挪威,那裡主要的兒童保護服務機構Barnevernet已經參與了大量高調將兒童帶離(https://www.lifesitenews.com/news/five-children-seized-by-norwegian-govt-to-be-adopted-out-as-protests-grow)用傳統方式管教的家庭。」
方賽卡指出,自由黨的法案為公務員提供了歧視想收養或寄養兒童的基督徒的合法掩護。
他告訴生活新聞網,「即使在89號法案通過之前,12月剛剛推行之後,我知道了若干對基督徒夫婦被拒絕收養,因為他們堅守關於傳統婚姻和原生性別的宗教信仰。」
這揭示了左派「極其偽善和反基督徒的偏見」,方賽卡說。
1995年安大略法院「在加拿大史上第一次判定,兒童及家庭服務法令不允許同性伴侶共同申請收養是『歧視性的』。」
但是「在1995年叫囂歧視的同一批活動分子如今通過禁止他們收養兒童積極地合法化針對信仰聖經的基督徒的歧視行為,」方賽卡說。
「難道左派分子從不為他們的偽善感到羞恥?」
方賽卡也向基督教領袖特別是天主教主教們發出了請願。
「為何在這個省內最有力的屬靈肢體天主教領袖沒有動一根手指頭,也沒有發聲抵抗反基督化家庭和其他信仰家庭的極權主義行為?」方賽卡質問道。
「屬靈領袖的匱乏正置我們於死地。無論是聯邦或是省際的自由黨,每一次他們拿出LGBT的神聖形象奪走我們的權利或污蔑我們偏執的時候,我們從教會聽到的只有沉默。必須結束這種情況。」
對89號法案投反對票的省議員:
進步保守黨:Ted Arnott; Bob Bailey; Toby Barrett; Steve Clark; Lorne Coe; Vic Fedeli; Ernie Hardeman; Michael Harris; Lisa MacLeod; Gila Martow; Jim McDonell; Monte McNaughton; Julia Munro; Rick Nicholls; Sam Oosterhoff; Randy Pettapiece; Todd Smith; Lisa Thompson; Bill Walker; Jim Wilson; John Yakabuski; Jeff Yurek.
延齡草黨:Jack MacLaren
缺席投票的進步保守黨省議員:
Patrick Brown, Raymond Cho, Randy Hillier; Sylvia Jones; Norm Miller; Laurie Scott
對89號法案投支持票的省議員:
自由黨:Laura Albanese; Granville Anderson; Yvan Baker; Chris Ballard; Lorenzo Berardinetti; James Bradley; Michael Chan; Bob Chiarelli; Mike Colle; Michael Coteau; Grant Crack; Steven Del Duca; Bob Delaney; Nathalie Des Rosiers; Vic Dhillon; Joe Dickson; Han Dong; Brad Duguid; Kevin Daniel Flynn; John Fraser; Jennifer French; Ann Hoggarth; Eric Hoskins; Mitzie Hunter; Helena Jaczek; Sophie Kiwala; Marie-France Lalonde; Jeff Leal; Tracy MacCharles; Harinder Malhi; Amrit Mangat; Cristina Martins; Deborah Matthews; Bill Mauro; Kathryn McGarry; Eleanor McMahon; Ted McMeekin; Peter Milczyn; Reza Moridi; Glen Murray; Indira Naidoo-Harris; Yasir Naqvi; Arthur Potts; Shafiq Qaadri; Lou Rinaldi; Liz Sandals; Charles Sousa; Harinder Takhar; Glenn Thibeault; Daiene Vernile; Soo Wong; Kathleen Wynne; David Zimmer.
新民主黨:Gilles Bisson; Sarah Campbell; Catherine Fife; France Gélinas; Percy Hatfield; Paul Miller; Peggy Sattler; Peter Tabuns; Monique Taylor; John Vanth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