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https://www.dailysignal.com/2020/12/30/enough-already-with-using-cartoons-and-cookies-to-sell-lgbtq-agenda-to-kids/

用漫畫和餅乾向孩子們推銷LGBTQ議程已經夠多了

Enough Already With Using Cartoons and Cookies to Sell LGBTQ Agenda to Kids

妮可•羅素(Nicole Russell)https://www.dailysignal.com/author/nicole-russell/

@russell_nmhttp://twitter.com/russell_nm

2020年12月30日

2020年,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跨性別行銷以及其他迎合LGBTQ的行銷明顯增加。(圖像來源:弗朗西斯科·卡塔攝影/蓋蒂圖片社【Francesco Carta fotografo/Getty Images】)

 

評論

Portrait of Nicole Russell

妮可•羅素@russell_nmhttp://twitter.com/russell_nm

 

妮可·羅素是《每日信號》(The Daily Signal)的撰稿人。她的作品刊載於《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政客》(Politico)、《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美國觀察家》(The American Spectator)和《父母雜誌》(Parents Magazine)。

 

2020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畢竟大部分學齡兒童實際上處於被迫虛擬上學,至少這年當中部分時間。而疫情期間的隔離促使兒童們使用螢幕的時間劇增https://www.forbes.com/sites/ellenwartella/2020/05/21/as-kids-screen-time-surges-during-the-pandemic-heres-what-research-suggests/?sh=74deb3935112)。

 

相較於往常而言,家長們會更關注於孩子們的學習果效,或見到他們還未成熟到應對的事物。但隔離期間,家長對孩子們的擔憂不再如往年,在這點上,他們的直覺對了:2020年,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跨性別行銷,以及其他迎合LGBTQ的行銷明顯增加。

 

卡通網路(Cartoon Network)的主要受眾是兒童,最近在其推特(tweet)上發表:

「我們不僅要規範性別代詞,也要尊重性別代詞。」卡通網路在推特上寫道。「不管你用他/她/他們還是別的性別代詞,我們都感謝你,愛你!」

 

11月,我報導了https://www.dailysignal.com/2020/11/06/brands-are-virtue-signaling-progressive-values-to-kids/)另外兩個對兒童比較友好的品牌—奧利奧(Oreo)和丹碧絲(Tampax)也採取了類似跨性別行銷舉動。

今年早些時候,Nickelodeon電視台鼓勵其年輕觀眾接受跨性別者。

為年輕觀眾提供產品和娛樂的品牌,以往是透明的、誠實的、有說服力的,他們用其品牌,顯得吸引和進步,將LGBTQ問題正常化,尤其是與跨性別相關的想法。

 

扭曲語言來表達政治群體思維並非新概念,但這已成為LGBTQ運動致力於達成目標的印記:強迫他人接受跨性別群體,使該群體不僅與他人平等,而且享有權利。

 

也許我錯了,但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兒童和成人一樣被關注,甚至備受關注。

 

公開推行LGBTQ運動的不僅是品牌,製片公司也如此行。過去幾年裡,LGBTQ權利和媒體監督組織GLAAD每年都會公佈https://www.glaad.org/sri/2020/overview)該工作室對LGBTQ運動所負的責任指數,稱「該指數反映了2019年度8家主要電影公司所發佈的電影中的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和同性戀(LGBTQ)角色的數量、品質和多樣性。」

 

獅門影業(Lionsgate)、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華特迪士尼影業(Walt Disney Studios)和華納兄弟(Warner Bros)等大型電影公司發行了關於LGBTQ題材的影片。

 

GLAADhttps://www.glaad.org/sri/2020)該報告「旨在作為一個路線圖,以增加電影中對LGBTQ的公平、準確和包容。」

 

GLAAD的數據顯示,2019年,在各大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中(https://www.glaad.org/sri/2020/overview),共有22部,或18.6%,「包含自認為LGBTQ的角色」,該組織認為這是「微小的進步」。

 

2020年的數據還沒有公佈,但根據觀察和小道消息來看:這一年,就LGBTQ在媒體和行銷領域的表現而言並不算太差。

 

可以肯定地說,LGBTQ在多媒體中—從社交媒體、電視到市場行銷和電影—的表現,在這些想法的滲透中顯示出緩慢但穩定的上升趨勢。令人不快的是,LGBTQ有時會直擊孩子的思維,其在諸多方面的發展都不容小覷。

 

首先,當其他東西被推銷給兒童時,比如宗教或政治,人們的憤怒會不可避免地隨之而來。覺醒的群眾大聲疾呼:基督教或保守主義正試圖向他們的孩子灌輸教義。

 

這種雙重標準是顯而易見的,你無須成為一個保守主義者或宗教人士也能看到該現象。

 

所有這些LGBTQ的表現,通過品牌行銷或娛樂,都會讓孩子覺得這些想法是正常的、健康的、愉悅可獲得的。而事實卻相去甚遠。

 

年輕跨性別者的人數相對較少,但正在迅速增加。2019年6月,蓋洛普(Gallup)的一項民意調查https://protect-us.mimecast.com/s/rAduCpYX5psx3DY9fPlg-l?domain=news.gallup.com)顯示,美國人嚴重高估了同性戀和跨性別人群的數量。

 

這一趨勢加強了《華爾街日報》作家、《不可逆的損害跨性別的狂熱誘惑我們的女兒》(Irreversible Damage: The Transgender Craze Seducing Our Daughters)(https://www.amazon.com/Irreversible-Damage-Transgender-Seducing-Daughters-ebook/dp/B07YL6XK55)一書作者阿比蓋爾·施利爾(Abigail Shrier)的論點https://www.dailysignal.com/2020/08/19/raising-a-child-in-a-world-obsessed-with-transgender-contagion/)。這種跨性別意識形態更像是一種傳染病,而不是一種尚未公開的、等待突破的社會規範。

 

跨性別青少年人口有更高的抑鬱和自殺風險(https://www.hsph.harvard.edu/news/hsph-in-the-news/transgender-youth-at-risk-for-depression-suicide/),盡管他們可以因為反歧視的法律而自由生活,但跨性別者會作出社會或醫學轉變,並強迫他人使用其認為「正確」的代詞。

 

在一個自由國度裡,令人沮喪的不是偏見,而是因為疾病被誤診而採用失敗的治療方法。

 

在這一年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使用網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沉迷於螢幕。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品牌和娛樂正持續不斷地影響他們,並且在這些寶貴資源中促使LGBTQ概念正常化的現象實在令人擔憂。

 

在市場行銷和娛樂業可以為我們的孩子做的所有事情中—例如:鼓勵他們讀書、玩耍、友善、尊重長輩、拒絕髒話或避免性行為—但他們反而鼓勵扭曲語言,接受傷害年輕人的所謂「規範」,以及延續LGBTQ社群被邊緣化的神話。

 

是時候讓這些行業專注著講故事、包裝餅乾,或娛樂大眾,而不要再打擾我們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