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http://creation.com/kinsey-darwin-and-the-sexual-revolution

金赛、达尔文与性革命

Jerry Bergmanhttp://creation.com/article/3528

金赛(Alfred Kinsey)是现代西方性革命之父。综览其生平与著作,反映在其颠覆传统性道德之运动思想中,达尔文主义占着关键位置。为达目的,他千方百计说服公众与科学界,指当时被视为异常的行为-包括奸淫、婚前性行为、同性恋、性虐待与娈童-其实都很普遍,因此是「正常」的、可接受的。今天已有广泛实证研究推翻金赛说法,但金赛的性革命已造成重大社会问题、疾病蔓延、家庭破碎。

照片乃William Dellenback作品。感谢金赛研究中心性、性别与生育部门提供。

pic25

事业如日方中的金赛。传统服饰、包括那永远系着的蝴蝶结领带是他的标记。他刻意以客观的科学家而非激进者自居,以吸引大众。

金赛(1894年6月23日生,1956年8月26日卒)对现代社会影响之大鲜有人能及。人称「无出其右者」的金赛,开展性与同性恋解放运动,[11]又称性革命之父,论者对他毁誉参半(近年愈多证据显示现代性革命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令多人患病及死亡,从这角度看当然是毁过于誉了)。有人称赞他是自达尔文以来最重要的研究员之一,指两人皆令美国社会跨进一大步;也有论者讉责二人,指他们像弗洛伊德一样,令道德沦丧。

有关金赛作品的评论盈千累万,不少评论者完全同意他所提倡、无约束的开放婚姻,认为人可以自由享受性爱-这正是金赛终其一生公开极力提倡的。批评者却说,金赛忽略了性爱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部分人都珍视的-就是爱与伴侣关系。

若说弗洛伊德给社会解开性禁忌之锁,金赛就是一手推开大门的那人,结束了性爱清规的年代。[2]其实在历史上,不少社会奉行无约束的自由性爱,基督徒、穆斯林与犹太人社会除外。Licht[3]与Kiefer[4]曾写道,其实金赛憧憬的性爱自由社会,早在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就有。Bettey Freidan、Margaret Sanger与Helen Gurley Brown等继续金赛的革命,推崇「新解放的单身女子,以象征性革命…鼓励单身女子炫耀性吸引力,自由享受性爱」。[5]

关于金赛毁誉之争近日愈趋激烈,部分原因是近日出版了几本金赛传记,里面大量参考了金赛研究数据库内容。另外,也因为近日好几宗娈童案公开,如天主教修士与Michael Jackson娈童案等,令金赛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有指他的著作鼓励跨代性爱。几项研究按软性孩童色情物品销售情况推测,显示娈童癖者约占人口一成;此类色情物品包括由18岁以上模特儿装扮成13岁少年拍摄的色情照。有趣的是,金赛在大学时代的志愿,是到基督教男青年会当男童的导师。[6]

金赛理论再度成为热潮的另一个原因是,同性恋行为既是其研究重点之一,也是其私生活一部分。近年同性恋运动甚嚣尘上,倡导者常引金赛研究,争取赤裸裸的色情物品合法化,带领色情革命的Hugh Hefner就自称为金赛的「广告人」。[7]

金赛的私生活

金赛的青春期可说是一塌糊涂。Jones说,「金赛在青春期时明显有病态行为,沉溺于各种性变态」,特别沉迷于性虐待,身体与情感上没受痛苦就无法满足性欲。[8]

数据提到金赛曾有的性虐行为,现在看来不仅可厌,更是危险的。其性虐行为严重到一个地步,曾令他进医院,因为性虐待有如吸毒,会愈吸愈多;此类行为也必须随年日加深痛苦程度才能达至快感。[9]金赛涉足各种异常性行为,缺乏正常性关系。[10]在1920年遇上他后来的妻子之前,金赛从未与女性约会;婚姻多个月,他才圆婚。[11]

有论者将金赛的性问题归咎于家教太严,但此说大有问题,因为许多种文化-如阿米许(Amish)群体、穆斯林文化,还有美国不少基督徒家庭-对子女均管教甚严,却鲜有人变成性虐狂。而金赛的叛逆不如大多数人般仅限于私生活,他甚至将部分情况公诸于世,这是少有的。

从神论者、到达尔文主义者、到无神论者

金赛身材高挑,长一头金发,是个俊小子。曾当鹰章童军,主日学老师,一度投入于宗教。[12][13]后来令他改变想法的,主要是受达尔文主义与优生学的影响。[14]据金赛的校报,当时学校劝1914年毕业班必须努力读书,因为毕业生将进入社会,用达尔文主义的话形容就是,「适者生存」。[15]同届学生当时已预料金赛将成为「达尔文第二」。[16]

高中生物老师Natalie Roeth对金赛影响甚深,可说是其启蒙老师,启发他研究生物学,成为进化论者(并最终放弃宗教,成为反对所有宗教的强硬派运动家)。金赛酷爱大自然,他选择研究生物学,因为可以同时做户外活动。金赛读书成绩优异(是高中毕业生代表),大学时表现亦佳,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也是在哈佛成为无神论者。金赛认为,提升人类质素的关键在乎科学,这观念启发、亦主宰着其人类性爱研究。此外其作品也受优生学影响,尽管不是经常明显的。(见下文)

金赛奉无神论,部分原因,是为激烈反抗父亲奉教甚严之作风(金父所属的循道会,今日在美国被视为作风较自由的新教教派)。有说他于年少时已沉溺变态性行为,也是因家教太严之故;但父亲之所以管得严,也可能是要修正他的异常行为。金赛后来不仅成为无神论者,更积极对抗犹太教与天主教,[17]不断攻击他所谓的、宗教制度约束性行为的「自设规条」,认为制约导致他误以为的「性爱失调」;金赛终其一生不断攻击所有教会,至死方休。[18]

金赛年少时拜服达尔文主义,这是无可置疑的。生物学是他的初恋,更成为研究刺桐瘿蜂这种神秘小昆虫的国际级专家,所撰写论文成为业内权威著作。后来他有了新目标,矢志解放(其实是破坏)西方世界摆脱性爱规范,同样以从前研究刺桐瘿蜂的热情全力以赴。可以说,他是个运动倡导者,更甚于科学家。后来不少论者指,金赛作品论娈童的部分并不科学,甚至是故意做假。

生物学教科书作者金赛

pic26

金赛著作等身,不少由美国几个大出版社出版。他所著生物教科书,如1926年出版的《生物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y)销情甚佳,他因此赚大钱。另有两本谈性爱的书,也由美国首屈一指的医学教科书出版社出版。

金赛著作生物学教科书种甚多,全都不讳言推崇进化论。[19]由J. B. Lippincott于1926年出版的《生物学导论》成为通用的高中教科书,出版了许多个版本,销售近50万册。[20]书中金赛极力提倡达尔文主义,花了近40页谈这个课题。为使人信奉达尔文主义,金赛指进化论不过是「『改变』的科学用语」。[21](有趣的是,该书名词索引并未提及达尔文其名,也没提进化论。)Cashill认为:

…为令家长安心,金赛率使用先利诱、再转换概念的伪科学伎俩,至今高中教科书仍常用此法。方法很简单:仅将进化论定义为「『改变』一词的科学用语」,再嘲笑不认同进化论者,指他们否定物种会有微小改变,而这是任何在仍然大部份是农村的美国长大、曾饲养动物的人都留意到的。在教师手册里,他甚至引导教师如何应付那些能看穿此欺骗伎俩的家长。[19]

金赛所著1926年出版的生物学第19章名为〈新生物种类〉(‘New Kinds of Organisms’),不仅谈及血统问题,也谈到变种对产生新物种的重要性。结论说,「新品种动植物不断出现,乃从其祖先的异变选择而来」。[22]

然而他所提的变种例子,却十分令人质疑。他仅提及一个新动物品种例子,是安康羊-但现在此说已推翻;其他举例皆为植物。金赛说,在果蝇身上就「观察到最少400种变异」,然而他亦承认,没有一种变异是有益的;虽然如此,他仍在总结时说,「想想看,一个物种经历千万年后,会出现的结果会怎样!」[23]

金赛又举成功培育动植物的例子,以印证达尔文主义。他认为小改变会累积,达至「从细胞到人类」的进化。又说哺乳类、爬虫类等,「可能直接源于早已绝种的爬虫类祖先…但这些先祖物类大都已不再存在」。[24]

他所列举的进化证据,包括异体同型、退化器官(「物种中常见的、细小而无用的器官」)、胚胎形状,与生物的地理分布。[25]金赛认为,虽然达尔文之前已有许多生物学家相信物种会改变,却惟有达尔文:

…提供充分证据,向整个科学界证明其理论属实。从那时起,现代生物学一直奉进化论为圭臬,据此重新分类动植物,以显其同源。[26]

假如金赛活到今天,懂一点基因序列比较的话,他就不能这么说了。

金赛指,进化论涵盖生物学各方面,又说「没哪个生物学家能否定进化曾经发生」。[27]并说,教师若是够小心谨慎,纵使公众反对,他仍有方法在学校教导进化论的;而金赛推崇达尔文主义的手法果然有效,只是:

他不能明目张胆地提倡,「要假装置身事外…好像他所宣讲的是不带价值观的」。然而金赛懂得如何改变年青人的思想,将理论说得似乎证据确凿,好像事实的确如此的样子,令学生佩服-其实那只是他的个人结论。[28]

金赛认为,他对刺桐瘿蜂的研究并没有说服世界相信达尔文主义的真实(还有宗教之伪),事实也的确如此。于是他怀着传教士一般的热情,转而研究人类性爱。(参下文)

优生学

金赛支持优生学也不遗余力。在1937年他撰写的生物学教师训练课程里,他预言优生学:

…终会在高中及大学教育永占一席位。过去十年所发生的事,令年青一代探问,为何纵使在丰裕的日子,仍有1/3人口要仰仗2/3人口才能生存,优生学在其中扮演甚么角色。年青人有志研究人种血统研究,最令将来有盼望。[29]

他认为,应该以人类遗传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甚至提倡「向男女童灌输优生学概念,在他们刚开始对结识异性友伴就要灌输」。[30]

金赛在指出将优生学应用在人身上的问题后(如决定哪些人种「不理想」)强调,「要将最耗费社会资源、阻碍发展的一成人口分别出来,这一点不难;应该限制这一成人口生育,直至倚赖人口减少」。[31]又说,「遗传特质优厚而环境丰裕者,可允尽量多生育,以贡献社会」。[31]

金赛所推荐的优生学参考书目正反映其理念,包括Dugdale所著、现为人诟病的《朱克斯家族》(The Jukes)[32],Goddard的《卡里卡克家族》(The Kallikak Family)[33],Davenport的《遗传与优生学之关系》(Heredity in Relation to Eugenics)[34],及Castle的《基因与优生学》(Genetics and Eugenics)[35]。其中《朱克斯家族》并《卡里卡克家族》的说法已让现代研究完全推翻。

金赛转投性爱研究

大学毕业后,金赛受聘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生物学导论、昆虫学,及昆虫分类学。由于较喜欢田野考察多于授课,他总是花很多时间指导学生作项目研究,尤其关于人类性爱的课题。后来他更大胆冒进,到一个地步,甚至在性爱方面给学生提意见。金赛首宗性爱授课个案源于一节「辅导」课,令他逐渐发展成为性学家。自此他开始教授婚姻课,并作相关研究,后汇集出版为两大册人类性爱著作。尽管他受的是生物学训练,而非心理学、社会学、婚姻、家庭,甚至也不是人类学训练,但他勇往直前。金赛会在课堂上毫无掩饰大谈性行为各种细节,不感到尴尬,也不用婉语。[13]又展示大量描绘性交、及各类性行为-包括性虐待-的图片。课堂虽披着科学外衣,实际上他不仅在提倡性爱自由,更推崇达尔文主义,并反宗教。[36]

金赛成为全职性爱研究员

金赛的课也不无非议,特别其独裁管理式授课,还有婚姻课上的大胆内容,都令人不安。金赛最初同意课程只收已婚学生,并不会在课堂外公开展示材料,但不久即违反承诺,招收任何学生,向公众开放材料。据金赛的学生指,无论谈及任何话题,他都可以转到性爱上面去,又常问及学生的性生活。由于常被投诉他是在利用学生,同事上告校长,要求将金赛剔出婚姻课导师之列。当时的校长Wells给他选择-要不全心投入研究,要不教课,不可两者兼顾。于是他不再授课,花大部分时间从事「研究」,却仍支教授的薪水。

他研究人类性爱的工作愈重,照顾家庭的时间也就愈少,令婚姻出现很大摩擦。后来,他的妻子Clara为挽救婚姻,不得不参与其专业,协助他进行性爱研究。二人协议开放婚姻,让对方自由找爱人(金赛的爱人似乎是男多于女)。

金赛是个强势的研究主管,常以研究为名,公开鼓励员工之间发展性关系,但要求他们谨慎行事,以免引起公众注意,造成负面印象。[37]又常引诱下属,包括研究生和同事,不论男女,已婚未婚的都有;好几名下属和他发展性关系多年,其妻足以作证(她自己也搞婚外情)。不难想象,此等事情必然带来恶果,比如金赛的健康问题。[38]

金赛及后进行拍摄员工、学生及其他人的性爱场面,制作异性恋、同性恋,甚至性虐待色情片-全都以科学为名进行;[39]影片与图片收藏于金赛情欲档案(此档案后来引起美国海关注意,向他提出控诉,至1956年他离世时案件仍未审结)。

金赛研究的动力,源于他去除一切性禁忌(已极大部分性法律)、提倡容许所有形式性行为之野心。他就像达尔文般令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不久Masters与Johnson即随其步履,以研究之名拍摄性爱影片,涉事人数超过七百。金赛亦矢志解放囚犯-尤其性罪犯,认为部分案件不应判囚。他认为,罪犯不过做许多人都做的事,既然是人人都会犯的罪,就不算罪。从定义上说,普遍性令某种行为非异常,因此就是正常的。他似乎接受任何形式的性行为,被迫进行的可能是例外。

金赛的观点,及他之牵涉共产主义,终令美国众议院介入调查其人及其著作。调查结果之一,是研究经费给削掉,令他大部分研究终止。继后几年他致力为研究寻找资助,都无功而还。此时他健康亦转坏,部分原因,乃因其性滥交行为之结果。一天他在花园工作碰伤了腿,导致血管栓塞,于8月25日离世,享年62岁。

研究员或是传「教」士?

金赛虽以科学家自居,但不少传记作者视之为「传教士」,致力藉科学改变世界,尤其想改变人类性行为。[40] 其研究目标相当清晰-令人觉得不正常的性行为很普遍,所以就是正常的(故此就是适宜的)。他认为,某种行为既然普遍,就不是变态、错误,也不必讉责(现在甚至要立法「保护」人免因不正常的行为受责)。这是很典型的伎俩-「人人都这样做,我们为何不可?」,此法也很成功;金赛开展一场运动,终令西方道德观完全改变。

其他达尔文主义者也用类似技巧达到目的,Bagemihl即为一例。[41]他在一项大型研究里记录「野生动物的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行为」,并指在动物世界里,乱伦很普遍(因此是正常的)。既然动物有此行为很正常(因此也适宜作),人有此行为自然也很正常,因为人不过动物;这明显违反圣经教导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

金赛有部分结论,稍微一看便知不实。举例说,他声称男人不论社会阶级,有67-98%曾有婚前性行为;已婚男人有一半、女人有26%有婚外情;37%男人有最少一次同性恋经验。他因此总结,仅6%人口属排他性异性恋。但历来科学研究显示,仅大约2%人口属同性恋。[42]值得留意的是,金赛研究对象样本中,受宗教价值影响者不合比例地少。无论如何,金赛的结论非常清晰,他认为婚前性行为、通奸与同性恋全部都是「正常」的,因此,传统性道德-尤其犹太-基督教性道德-才是「不自然」的。金赛的问题在于,他混淆了「实然」与「应然」。

金赛以为普遍即正常,但事实往往将之否定,普遍情况不等于理想情况。美国人患心脏病、癌症或糖尿病都很普遍,但这绝非理想情况。美国人血糖、血压、体重普遍过高,这不是理想情况。可惜论者鲜有提及这点。

他的数据之准确度

考虑到金赛收集数据的年代,社会风气仍相当压抑保守,然而他所集得千万份有关亲密性史、并据此作研究的数据,却与此背道而驰,实在不免令人怀疑。比如说,调查性生活时以志愿者作样本就是一大错误,因为当时一般人对性事难于启齿(其实今天许多人亦然),难以开放与陌生人谈论。

样本欠代表性,是另一大问题。金赛两项大型研究皆以志愿者为调查对象,其中几类人更是不合比例地多,包括来自上流社会的大学生、浪人、男妓、泡男同志酒吧的男同性恋者、严重罪犯、性罪行囚犯。[43]约八成受访者不信奉宗教,就算信奉也不投入,然而当时全国超过半数人口都是虔诚信徒。[44]光这项因素已令样本数据成疑。此外如老人、黑人、美国南方人、以及虔信宗教者,几乎完全没有代表在样本中。

妇女研究方面,金赛共访问5,940名妇女,其中75%曾上大学,19.4%正在上、或已完成研究院课程;但其实当时全美国仅7.5%白人妇女上过大学。[45]此外,受访者中,妓女、脱衣舞娘,并从事其他性服务行业者占一定数目。[46]

女受访者中,来自上层阶级人士也不合比例地多;不少研究显示,上层阶级人士通奸或滥交者远较中产阶级多。金赛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女受访者中鲜有持守宗教观念者。上述问题皆令调查所得平均数过高。而金赛关于配偶不忠的研究,都根据此等个案而来,难怪会得出「此种行为很普遍」的结论了。[47]金赛的项目算不上实证研究,但他却认为,从性冷感到性变态等种种问题,其症结全在乎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之道德规条。

尽管金赛称自己保持「抽离客观」,但他明显有其目的。从他的著作看得出,他对达尔文主意的信奉,是推行运动之关键一步。举例说,在上述妇女研究里,他讉责所谓的「宗教与法律规范不一致」问题;[48]就若干性行为所判断,亦令人起疑。比如说,他认为婚前性行为有助女孩选择合适婚姻对象;[49]又说大多数男人都赞成婚前及婚外性行为。[50]

金赛同时期另一位学者William Croger曾评估其研究。Croger是芝加哥医学院妇产科教授,曾于《大观杂志》(Parade Magazine)1953年9月27日号发表文章说,按他的经验,正常、健康的妇女鲜会与人深入谈性,尤其要回答数百道调查问题。而继后研究(甚至今天的研究)亦从未能印证金赛的观点。

Judith Reisman博士指,金赛的研究明显作假,乃经过故意设计,以切合其性癖好,为此提供「科学」理据。是项研究其中一个令人不安之处是,他的「研究员」(或部分受访者)称,有孩子才两个月大已涉及性行为。

批评者称,金赛将所得数据应用在一般人口上时,应该诚实公开样本结构,道明研究限制。论者认为,金赛的研究最多只能代表某类特殊人士的行为,不像他所声称的适用于正常男士。其「观点从一开始,谬误与误导之处即甚多,因为取样程序出问题」。[51]

是项研究其中一个令人不安之处是,他的「研究员」(或部分受访者)称,有孩子才两个月大已涉及性行为。此说驱使Judith Reisman博士审阅其著作,后来成为金赛批评者之一。

难怪当金赛调查结果公布后,引起公众抗议。上述关于取样的种种问题皆完好记录在案,连金赛的编辑Lloyd Potter也承认有此情况。[52]很不幸,许多传媒人士对此一概不知,有人甚至说这个包括12,000名男士的样本代表了美国人口「横切面」。[52]

将金赛研究结果与其他同类研究比较,即足以全盘推翻其结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Laumann曾尝试重演此研究,发现金赛所得数据较后续研究都高,有时甚至高八倍之多。(Laumann的研究于1994年出版,金赛研究出版于1948年,即较Laumann早约40年。)

金赛与同性恋

金赛称有37%人口有过明显的同性恋经验;然而Laumann等发现仅4.9%人口有此经验。[53]金赛又指,同性恋者约占人口一成,此说至今广泛流传。[54]但其他研究皆指出,自称同性恋者仅占人口1%至2%。[55]

金赛其目的之一,是令公众寛容各种性行为-尤其鸡奸,所以也千方百计说服公众说,一般人也参与其中,这是很正常的。金赛理论影响深远,2003年美国高等法院就裁定(Lawrence vs. Texas 593 US 588),美国所有鸡奸法皆违宪;尽管医学文献都证明此等行为明显严重地有损健康。

近数十年来社会愈接受同性恋行为,金赛研究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他已计划写一本讲同性恋的书)。同性恋正常化,对社会影响深远。举例说,上一个世代,儿童性侵犯的受害人大都是女孩,现在男童受害个案却愈来愈多。此外,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数据,同性恋倾向而涉娈童者,较异性恋者多30倍,其差异甚明显。此议题造成另一影响,是分裂教会-圣公会的例子已广为人知,而循道会及很多其他宗派亦受影响。

传媒力挺他的工作

金赛发表研究结果时,传媒几乎一致赞好。[56]尽管后来有多项研究足以推翻金赛的主要理论,但自由派传媒仍视这些理论为真确的。[57]每当有证据充分的批评出现,传媒往往偏袒金赛,如《伦敦时报》一篇文章就写道:「金赛报告对美国社会影响之大,有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仍有许多人不愿意相信」云云。[58]

金赛社会革命的影响

金赛研究,是引发所谓性革命的重要因素。有关若干社会变迁的统计数据,已显示此革命之影响。上世纪初,私生子女仅占美国人口1%,现已飙升至60%,部分族群人口(如非洲裔美国人)更高达70%。1920年美国离婚率低于17%,现约为50%。[59, 60]今天逾半美国人在单亲家庭长大。

单亲家庭引发所有主要的社会问题甚多,诸如少年罪犯、学校表现不佳、酗酒、青少年怀孕、滥药、反社会行为、滥交、贫穷、旷课、学生操行问题。由未婚母亲抚养的孩子,在贫穷环境长大的机率较父母双全的孩子大十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官方数字显示,在无父家庭长大的孩子在下列问题所占比率为:青少年自杀占63%;高中辍学占71%;进戒毒中心者占75%;强奸犯占80%;少年囚犯占85%;有行为问题者占85%;离家出走占90%。(见 Daniels的摘要[20])

上述问题延及下一代。数据显示,在父母双全之家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婚姻美满者较多,较少离婚,亦较少出现上述问题。[61]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大多数在贫穷环境生活者,都是单亲妈妈和子女。而众所周知,父亲对子女成长发展很重要。[20][62]如Gairdner[63]所言,家庭整全,是孩子成长最重要因素。「离婚与不婚母亲的子女,几乎在各方面表现都较逊」,甚至也及不上寡母的子女。[64]

以今日眼光看金赛

以今天眼光审视金赛生平,令人不禁质疑当时他的支持者之诚信。其原因之一,是近年的妇女运动、并耗费好几千万的娈童诉讼案,令人质疑当日金赛支持者的说法-将问题归咎于所谓的「清规观念」。今天不少妇女认为,昔日金赛所鼓励的行为其实是剥削妇女,诸如大学导师引诱学生性交等。[65]虽然他最初隐讳不说,但是后来公开鼓励相关行为,甚至得到印第安纳大学高层职员-包括校长-的支持。[66]换了是今天,若在美国、欧洲或澳洲某所大学竟有教授常引诱学生或下属性交,他很可能会给辞退。

鸣谢

感谢Jody Allen、Clifford Lillo与John Woodmorappe帮忙审阅本文初稿。

参考数据

  1. Flynn, D.J., Intellectual Morons: How Ideology Makes Smart People Fall for Stupid Ideas, Crown Forum, New York, p. 34, 2004.
  2. Tone, A., Historical Influences on Women’s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Wingood, G.M. and DiClemente. R.J. (Eds.), Handbook of Women’s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New York, pp. 7–20, 2002.
  3. Licht, H., Sexual Life in Ancient Greece, Abbey Library, London, 1971.
  4. Kiefer, O., Sexual Life in Ancient Rome, Abbey Library, London, 1971.
  5. Tone, ref. 2, p. 15.
  6. Bethell, T., Kinsey as pervert, The American Spectator 38(3):42–44, 2005.
  7. Flynn, ref. 1, p. 35.
  8. Jones, J.H., Alfred Kinsey: A Private Life, Norton, New York, pp. 82, 533, 1997.
  9. Jones, ref. 8, p. 610.
  10. Flynn, ref. 1, p. 38.
  11. Flynn, ref. 1, p. 37.
  12. Cashill, J., Hoodwinked: How Intellectual Hucksters have Hijacked American Culture, Nelson, Nashville, TN, p. 239, 2005.
  13. Christenson, C.V., Kinsey: A Biograph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IN, pp. 19–20, 30, 1971.
  14. Reisman, J., Kinsey: Crimes and Consequences, The Institute for Media Education, Arlington, VA, p. 6, 1998.
  15. Jones, ref. 8, p. 101.
  16. Jones, ref. 8, p. 87.
  17. Jones, ref. 8, p. 611.
  18. Cashill, ref. 12, p. 242.
  19. Cashill, ref. 12, p. 241.
  20. Daniels, C.R., Lost Fathers: The Politics of Fatherlessness in America,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p. 130, 1998.
  21. Kinsey, A.C., 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y, J.B. Lippincott, Philadelphia, PA, p. 196, 1926.
  22. Kinsey, ref. 21, p. 189.
  23. Kinsey, ref. 21, p. 192.
  24. Kinsey, ref. 21, p. 199.
  25. Kinsey, ref. 21, pp. 200–201.
  26. Kinsey, ref. 21, pp. 522–523.
  27. Kinsey, A.C., Methods in Biology, J.B. Lippincott, Chicago, IL, p. 224, 1937.
  28. Cashill, ref. 12, p. 243.
  29. Kinsey, ref. 27, p. 222.
  30. Kinsey, ref. 27, pp. 222–223.
  31. Kinsey, ref. 27, p. 224.
  32. Dugdale, R., The Jukes, Putnam, New York, 1910.
  33. Goddard, H., The Kallikak Family, MacMillan, New York, 1912.
  34. Davenport, C., Heredity in Relation to Eugenics, Henry Holt, New York, 1911.
  35. Castle, W.E., Genetics and Eugen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1930.
  36. Jones, ref. 8, pp. 190, 192, 340–349.
  37. Jones, ref. 8, p. 499.
  38. Jones, ref. 8, p. 500.
  39. Jones, ref. 8, p. 611.
  40. Flynn, ref. 1, p. 39.
  41. Bagemihl, B., Biological Exuberance: Animal Homosexuality and Natural Diversity,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99.
  42. Mosher, W., Chandra, A. and Jones, J., Sexual Behavior and Selected Health Measures: Men and Women 15–44 Years of Age, United States, 2002, Advanced Data from Vital and Health Statistic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ashington, D.C., Number 362, 15 September 2005; p. 3.
  43. Laumann, E.O., Gagnon, J.H., Michael, R.T. and Michaels, M.,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 Sexual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pp. 44–46, 1994.
  44. Flynn, ref. 1, p. 40.
  45. Daniels, E.J., I Accuse Kinsey, Christ For The World Publishers, Orlando, FL, p. 24, 1954.
  46. Daniels, ref. 45, p. 39.
  47. Gathorne-Hardy, J., Sex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A Life of Alfred C. Kinse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IN, 1998.
  48. Kinsey, A.C., 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 Saunders, Philadelphia, p. 258, 1948.
  49. Kinsey, ref. 48, p. 360.
  50. Kinsey, ref. 48, p. 559.
  51. Laumann, E.O. and Michael, R.T., Sex, Love and Health in America: Private Choices and Public Polici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p. 14, 2001.
  52. Cashill, ref. 12, p. 247.
  53. Laumann, E.O., Ellingson, S., Mahay, J., Paik, A. and Youm Y. (Eds.), The Sexual Organization of the C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p. 294, 2004.
  54. Laumann et al., ref. 53, p. 287.
  55. Laumann et al., ref. 53, p. 311.
  56. Flynn, ref. 1, p. 49.
  57. Hackett, D., Indiana University shuns Kinsey biographer, The Journal Gazette, p. 2C, 11 March 2003.
  58. Anonymous, Alfred Kinsey: the swinging detective—he opened their eyes to sex, London Sunday Times, 7 April 2005.
  59. Phillips, R., Putting Asunder: A History of Divorce in Wester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New York, 1988.
  60. White, K., Sexual Liberation or Sexual License? The American Revolt against Victorianism, Ivan Dee, Chicago, IL, 2000.
  61. Whitehead, B.D., The Divorce Culture, Alfred A. Knopf, New York, 1997.
  62. Sommers, C.H., The War against Boys,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2000.
  63. Gairdner, W., The War against the Family, Stoddart Publishing Co., Toronto, Canada, 1992.
  64. Daniels, ref. 20, p. 34.
  65. Browder, S.E. Kinsey’s secret: the phony science of the sexual revolution, Crisis 22(5):12–17, 2004.
  66. Jones, ref. 8, p. 348.
  67. Kinsey, A., The gall wasp genus Cynips: A study 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Indiana University Studies, Vol. 16, Study 84–86, pp. 1–577, 1930, p.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