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https://www.washingtonexaminer.com/restoring-america/community-family/how-the-lgbt-movement-is-making-young-women-depressed

同性戀運動是如何使年輕女性抑鬱的

How the LGBT movement is making young women depressed

Conn Carrollhttps://www.washingtonexaminer.com/author/conn-carroll

2023年2月24日

 20230227

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Gallup)本周發佈了他們關於性別認同(sexual identification)的年度民意調查(https://news.gallup.com/poll/470708/lgbt-identification-steady.aspx),發現在過去十年中,自認為性小眾(LGBT)的成年人比例增加了一倍多,從2012年的3.5%增加到今年的7.2%,即使自2022年以來,性小眾身份認同的整體趨勢基本保持平穩。

 

在最年輕的美國人中,向性小眾身份認同的轉變尤其顯著,Z世代的人(Generation Z)【「網路一代」,一般指出生於1997-2012,受到互聯網、即時通訊等科技產物影響很深的一代】中幾乎有20%的人聲稱具有性小眾身份認同,相比之下沉默一代的人(Silent Generation)【一般指出生於1928-1945,孤僻、謹慎、缺乏想像力、冷漠、缺乏冒險精神、沉默寡言的一代】中只有1.7%。

 

像菲力浦•邦普(Phillip Bump)(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2023/02/22/lgbtq-people-young-americans/)這樣的左派人士聲稱,現在有更多的美國年輕人自認為性小眾,因為當前文化對這一趨勢的接受使更多的年輕人感到可以自由地確認他們真實的自我。他舉例作比較,當學校不再試圖強迫左撇子變成右撇子後,左撇子的比例從6%翻倍到12%左右。

 

邦普寫道,「那麼,也許蓋洛普民意測驗正在做的事情無非只是更準確地測量現實情況。」

 

抑或如此吧。

 

但是,如果你對數字進行更深入的挖掘,你很快就會發現,幾乎所有性小眾身份認同的增長都來自於自認為「雙性戀」(bisexual)的青成年,而具體來說,幾乎所有自認為「雙性戀」的美國年輕人的數量增長都來自於年輕女性(https://i2.cdn.turner.com/cnn/2016/images/01/06/nhsr88.pdf)。

 

因此,更貼切的比喻是,如果學校突然停止教孩子用右手,然後只有女性透露自己更有可能是左撇子。

 

邦普所說比喻的問題不止於此。當某人是左撇子時,他們就會終生是左撇子。人們不會突然在左撇子和右撇子之間來回轉換。

 

但這正是那些自認為雙性戀的年輕女性正在經歷的情況。她們的雙性戀身份認同往往只是暫時的。例如,最近的一項研究(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585809/)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非異性戀女性在短短五年的時間裡又回到了異性戀的身份認同。研究(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825779/)早已表明,女性的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s)比男性更不穩定,經常來回轉換。

 

這本來是好事,但當年輕女性在新的性別身份認同中進退維谷時,她們似乎要付出真正的代價。最近的一項研究(https://drexel.edu/news/archive/2016/may/lgbq_mental_health_symptoms)發現,雙性戀女性和質疑她們自己性傾向的女性在抑鬱、焦慮和創傷性痛苦方面的分數顯著高於女性異性戀者。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同等質疑自己的性別身份認同。最近的另一項研究(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8/150825083613.htm)發現,有吸引力和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最有可能保持異性戀,而那些沒有那麼吸引和教育程度較低的女性或者更有可能質疑她們的性別身份認同。

 

也許,如果我們的流行文化不把婚姻詆毀成父權制的壓迫工具(https://www.insider.com/willow-smith-polyamorous-red-table-talk-marriage-comments-video-2021-4),大學不會持續地讚美性小眾的生活方式(https://lgbtqa.unl.edu/awareness-days),就會有更少的女性質疑她們對男性的自然吸引,並由於性傾向的不確定而遭受壓力和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