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第四章男孩,男孩,男孩,男孩还是男孩

 book4

        没有任何男孩生下来就会被同性吸引。他无法被一个自己尚且不能辨别的东西吸引。若是把一个假设的同性吸引或性关系强加于婴儿,似乎荒诞无稽。如果假设真的成立,我们就应该会发现有些男孩思想中只有“男孩,男孩,男孩”,而另一些思想中只有“女孩,女孩,女孩”。那么对一岁大的男孩所做脑检测就应该会发现神经元要么对一种性别有反应,要么对另一种性别有反应。在我看来,男孩会对其他男孩有性追求的假设很是荒诞。在主要是异性恋的世界里,很多男孩上小学时都经历对女生极度厌烦的阶段。下面列出了同性吸引的男孩中普遍的一些不健康的经历:

  • 在自信上有挣扎;被动的表现
  • 与女性来往比与男人或男孩来往容易;喜欢和年长的女性在一起
  • 孤独
  • 少对运动、汽车、身体竞技感兴趣
  • 认为自己生理上低人一等,认为自己笨拙、虚弱
  • 缺乏对个人能力的认识,感觉生命不由自己控制
  • 小时候就觉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孤立、尴尬
  • 比大多数男孩女性化
  • 更容易被艺术和戏剧吸引
  • 举止出过度矜持,爱打扮,过度敏感
  • 儿时被看作是个柔顺的好孩子
  • 对男性不信任
  • 常常沦为被人欺负、起外号的对象
  • 自卑
  • 不果断/满怀矛盾
  • 缺少自发性的行为/缺少主张/缺少阳刚之气
  • 渴望得到认可
  • 渴望得到关注和赏识
  • 维护自己
  • 过度内疚
  • 感觉嫉妒
  • 可以十分批评的眼光待自己和他人
  • 内向,昼夜不停的自我反省

(资料来源不明) 

以上列出的大部分特征,我都有。以上特征占的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同性吸引。一个男孩陷入这种困境后产生的自我评价会让他觉得自己比不上同龄男孩。有些孩子以上列出的特征都有,至少占绝大多数。每一条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障碍。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不支持‘同性恋基因’之说。

        一个男孩真会由于基因构造而天生便是同性恋吗?强制人们相信同性恋基因,一直是一些同志和推广同性恋的人士运用的一个机智狡猾的手段。著名女同性恋者夏琳·卡瑟兰(Charlene Cothran),同时身为维纳斯杂志(Venus Magazine)的所属人也说,称同性恋是先天的这一说法是一个弥天大谎,连男女同性恋者自身也明白这点。没错,没有经过证实的科学报告可以说明存在同性恋基因。有些人提出男孩的母亲希望有一个同性恋的儿子的假设。

        我认为一位女性十分不可能会有意识地希望有一个同性恋儿子,也不认为这会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产生同性吸引。孕妇的想法也不会直接进入胎儿。不过,母亲在怀孕阶段的情绪的确会影响腹中的胎儿。

        任何母亲怀孕时,母腹中的荷尔蒙平衡不太可能一直处于最佳状态。荷尔蒙过高或过低会对孩子有一定影响。但是严重失衡的现象是极其罕见的。即便这是少数个例的诱因,这也不能用来解释全球百万男性成为同性恋的现象。

        《舞会之后:美国如何克服90年代对同志的恐惧和恨恶》(After the Ball: How America Will Conquer Its Fear and Hatred of Gays in the 90s)一书中的同性恋男性马歇尔·柯克(Marshall Kirk)和亨特·马德森(Hunter Madsen)组织了一个精心筹划的同性恋观念推广运动,目标是使同性恋浸透全社会,在社会中成为主流。他们不愿意将事实完整地公之于众,而是仅仅根据他们的喜好透露频繁的肤浅陈词。[1]柯克和马德森心知肚明,只要频繁地宣传有关同性恋的谎言,就会逐渐说服不知就里、未留意其中错误和逻辑性矛盾的群体,这样一来,对同性恋认知不深的大众就难以驳回这些谎言。[2]他们用这种途径伪造了美国男男性接触者的人数。他们的著作出版时是1989年,当时美国人口是246 819 230人。[3]当时他们毫无根据地宣称整个国家有近2400万至2500万是同性恋者,这也就意味着整个人口的10%。[4]

        和邻国加拿大实际的同性恋人口对比,这个数字远超过了实际的数目,显得过于庞大。由加拿大统计署开展的加拿大社区医疗调查(Canadian Community Health Survey)于2003年首次调查性征。在18-59岁间,有1.3%的男性和0.7%的女性在匿名调查中表示自己是同性恋。[5]这个数据显示了同性恋男性的比例要比女性近乎大一倍,比柯克和马德森的数据小十倍。

        更为人吃惊的是,这两位知名的同性恋作者发现并记录了很多在男同性恋中罕见的、刺激的行为。的确,男男性接触者的关系中,有很多恼人的问题需要面对。满足同性性欲的追求充满各样的损害,《舞会之后》对此视而不见,[6]大肆推崇同性恋,让公众误以为同性恋是健康的。柯克和马德森甚至在书中指示什么可以宣称,什么应该回避。他们的意见往往直接能在同性恋宣传和推广工作中看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柯克和马德森识别出同性恋者常有的50多个的性格缺陷,包括:

  • ·撒谎
  • 抗拒道德
  • 自我中心的行为表现
  • 不进行安全性行为
  • 自我放纵
  • 公开暴露隐私部位
  • 发言傲慢,充满歧视
  • 在关系中行为不端
  • 滥交
  • 歧视不具吸引力的男同性恋者
  • 追求空洞的关系
  • 不和伴侣建立感情
  • 参与一次性的关系
  • 自我压抑
  • 感情堵塞
  • 否认现实
  • 偏执
  • 不合逻辑
  • 感性主义
  • 毫无根据的观念
  • 遵循不好的意识
  • 推广错误的判断力
  • 自私、贪婪
  • 否认问题
  • 回避问题,不愿解决
  • 故意认为问题会不攻自破
  • 自我厌恶
  • 态度恶劣
  • 拒绝社区的批评
  • 毫无理由地攻击支持异性恋的权威
  • 推广极端的运动,如裸体游街或在有孩子在场的情况进行同性恋性行为
  • 拒绝考虑沉默的大众,但自称已代表所有人
  • 对同性恋者提出的合理质疑报复
  • 常常无法达到“母亲测试”的标准,即“我愿意让我的母亲看到这个吗?”
  • 杀死’或贬低带着艾滋病信息的无辜者
  • 行为不具集体意识或家庭意识
  • 对非同性恋者的陌生人非礼
  • 在公开场合使用同性恋的淫辞
  • 与孩童发生性关系
  • 逃避性方面的忠诚
  • 公开地从年龄、长相、穿着和社会等级方面侮辱其他同性恋者
  • 寻找性伴侣时过度的绝对理想主义化
  • 与男同性恋者进行无谓的争辩,不成熟
  • 酗酒
  • 无法生养后代
  • 独为自己生活
  • 缺乏理性,过度感性
  • 进行有害的性活动
  • 无法真实地爱男同性恋伴侣
  • 嘲笑、攻击传统家庭,但是无法提供可以取而代之的新模式
  • 倔强自私地否认性欲发动构不成与男性进行性活动的理由

生活的动力应该是乐于分享、乐于给予就像乐于索取一样。[7]

以上列出的品行可以幼稚的缩影,与成熟、文明、受人敬仰的成年所有的特征形成强烈对比。

        同性恋的发展,以及与之关联的上述特征都无法通过基因解释。同性恋的发生和发展很大程度受到环境的影响。不仅如此,进入同性恋并参与这些不端行为的男性脱离整个社会。而这些行动多起源于早年经历的伤害。

        这些不良品行在家庭中肯定不受纵容或欢迎,家庭可能会容忍,但绝对不会赞同。在一个有父母、祖父母、其他亲戚、和甚至亲密的家族朋友的家庭中,家长们都会出于需要或维护家庭名义而严格处理这些不良品行,将其纠正。在此我们看到男同性恋者不断地降低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男同性恋者行为幼稚事出有因:他们中很多人都未能妥善处理儿时的不公待遇,因此他们将此强加在他人身上。男同性恋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区,目的不单在于性活动,同时也是为了创造他们各自可接受的行为准则。男同性恋作者柯克和马德森已经在同志普遍的特征中辨识出数目惊人的攻击性不良行为。

看到这一长列错误的行为、感情、态度、判断等,我无法理解柯克和马德森如何宣称同性恋关系是合理的?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辨识出的许多问题,在多数同性恋者身上都存在。似乎要找懂礼节、作风优秀、尽责的男同性恋者是难的。要找一个完美的同性恋伴侣是更难的。但是‘为人不可为’却成了社会及同性恋中许多人的空想。

        柯克和马德森推广同性恋的默示建议同性恋自我满足各自的需求,不要将个人的性欲强加于人。这也就意味着一个男同性恋者,‘努力为正先生’就应该合理地看待男伴的情感需求,并且满足这需求。然而,他要么以满足自己为主,要么以满足他的伴侣们为主。

        一个进入同性恋的男性如果不想参与有损他人的性行为,就必须为此而放弃他自己的性欢愉—以保护他的伴侣。柯克和马德森对如何做到这点,没有解释。他们写书的那个时代认为,在同性恋关系中使用避孕套就可以保证不对同伴造成伤害。不仅如此,‘努力为正先生’要达到任何社区的要求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像传统婚姻那样的健康性关系和生养后代了。

        惊人的是,柯克和马德森说他们在传统的核心家庭中发现了价值。[8]既然如此,认真尽责的男同性恋者就应该证明他与几百个男性进行性交如何能够带来后代、健康、长寿和最终的幸福。遗憾的是,2005年,马歇尔·柯克[9] 48岁就英年早逝,死因未公布;这又是一个还未经历晚年的丰富人生就过早离世的同性恋者。一个伦理同性恋者要面对许多忠诚丈夫或妻子不会面对的矛盾。男同性恋者的确会经历特殊的困境,正如他们早年遇到的沉重压力。

        在如此众多的同性恋身上发现的行为问题都指向了他们儿时的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了他们进入同性恋的诱因。这么多的幼稚、不成熟、自私和不当表现不可能是由一个基因引起的。虽然柯克和马歇尔大肆宣扬同性恋,但是面对男男性接触者的社会作风时,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诚实地评价。这也好。诚实的确是上策。观察一个男孩的早期生活会如何使他陷入同性恋时,诚实是至关重要的渠道。



Marshall Kirk and Hunter Madsen, After the Ball: How America Will Conquer its Fear & Hatred of Gays in the 90’s (New York: Doubleday, 1989), p. 186.

Ibid., p. 162.

http://www.census.gov/popest/archives/1990s/popclockest.txt.

Kirk and Madsen, After the Ball, p. 16.

http://www.zenit.org/english/visualizza.phtml?sid=91504.

Kirk and Madsen, After the Ball, p. 280-371.

Ibid., p. 371.

Ibid., p. 365.

http://www.conservapedia.com/Homosexual_ag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