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第二章 背景—童年中普遍的不幸遭遇和困境

book2-1

 

book2-2

book2-3

book2-4

 

 

        与同性上床没有什么问题[1]…我认为人应该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的性关系,不过他们应该对山羊明确界限。[2]—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

人会参与各色各样的性关系,这往往会引发后果严重的问题。我妻子曾让我看一集肥皂剧,剧情中,一男一女发生了性关系,他们各自都把对方当成另外一个人。世界一直想要否认性关系的委身,同时,媒体也大肆宣扬具有破坏力的、不忠诚的性关系完全可行。虽然如此,事实却不然,对性关系的忠诚都会给彼此带来各个层面的利益。

虽然有时显得极端,甚至是愤怒,埃尔顿·约翰还是分享他的观点。约翰是世界演艺圈的最著名的艺人之一。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他经历了情感冲突,婚前曾有两次试图自杀。虽然我们对年轻的雷金纳德·肯尼斯(Reginald Kenneth)-就是埃尔顿·约翰-了解不多,但可以知道的是,如果他在少年的经历不是一段艰辛而是与父亲有美好关系,那么他一生就不会这样了。他承认自己的性格敏感,易被激怒。约翰曾说:“我找私人医生谈过,我也不得不承认,我突然暴走也是出了名的,我也很烦恼,甚至有些恐慌。”[3]他的愤怒和同性恋倾向有没有可能都是源于童年的压抑,源于对强势的父亲怀恨在心,不能饶恕他?(见第二十一章同性恋和饶恕有什么关系。)

埃尔顿·约翰承认父亲厌恶他,据为他著传的帕德里克·亨非里斯(Patrick Humphries)所说[4],妈妈却“十分疼爱小雷金”。由此看来,他与父亲的关系就已经要比多数同性恋者所经历的更为不利。这些同性恋者都称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不好。亨非里斯接着说,

“埃尔顿几年后回忆当初,苦苦地说:“我父亲对我很苛刻无理,要我嚼西芹时不能出声,这多荒唐,这就是纯粹地厌恶。”埃尔顿的仇恨在后来两次事件中继续累积,有一次父亲不允许小雷金穿戴Hush Puppies,另一次,小雷金向他要一些新的摇滚唱片,这些在1950年代的英国很为流行,而Stanley Dwight 却出去给他买了一张爵士钢琴手George Shearing的专辑。[5]

从约翰愤怒的情绪,我们似乎可以联想到呼吁权力、要求更正过去不公平待遇的同性恋运动,二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很可能主要都涉及儿时被虐待、关系问题、自怜、缺少好的男性角色榜样以及导致同性吸引或同性恋的起因—对同性同辈的嫉妒。和父亲关系的破裂发生在1962年,Stanley Dwight以妻子不忠为由提出离婚。雷金当时15岁。

        在亨氏的书《有点儿怪(A Little Bit Funny)》中,他还记录了这么一段,

1976年7月滚石(Rolling Stone)刊登了“埃尔顿坦诚直言:超级巨星的孤寂生活”。文章中,埃尔顿第一次公开地讲了自己的性征:“我不知道我具体想成为什么样子,”他承认说,“我现在不过是在经历一个阶段,愿意将任何好感视为性欲层面的吸引。我倒愿意能爱上一位女性,在我看来女性一般比男性维持得更长久…无论是男还是女,我都没有找到愿意长期相处的对象。”[6]

约翰说,“我的第一次同性恋经验是在23岁…在学校里,我都和女生约会,从来没有和男生约会。关于性,我真是一无所知。我约女生,因为不知道除此以外还能做什么。”[7] 1984年2月14日情人节,36岁的埃尔顿·约翰在澳大利亚和一位女性录音棚工程师Renate Blauel结婚。

        亨氏在书中继续细腻地分析到埃尔顿·约翰的感情纠葛:

婚姻仅仅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婚姻破碎十年后,埃尔顿承认自己原本希望婚姻“能够将我从自己的各样痛苦中救拔出来。我对自己说,‘我是同性恋,很痛苦,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但这都因为我没有正视自己生命的现实问题—强烈的毒瘾。吸毒、酗酒成瘾的人都是这样,他们什么都愿意做,就是不愿意面对现实。”[8]

我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同性恋者。[9]

                                                        ----埃尔顿·约翰

现实问题可能不过是:因为和父亲关系不好,约翰便渴望其他男性的关注,这在同性恋的圈子里是再普通不过的现象了。他为什么要吸毒,这个问题埃尔顿似乎没有解决。不过在男性的同性恋关系中通常存在一系列集合性问题未能得到处理,如酗酒、吸毒问题、关系冲突、感情纠葛等。

父亲不择手段想把埃尔顿塑造出一个不属于他的形象,父亲常因埃尔顿未能表现得更好而严责他。埃尔顿不但没有直接面对父亲的虐待和习惯性的处治,反而很可能由此另生别念,认为根本不需要走向成为男性的最终道路或直接道路。许多年来,父亲一直对埃尔顿很强势,丝毫不给埃尔顿正面回应或鼓励,对孩子的天分也没表现出任何赞赏。

约翰的同性性欲让他更相信父亲的阴魂对他的搅扰过于频繁。埃尔顿·约翰选择将他和最近的同性恋同伴大卫·费内史(David Furnish)正式确立关系。他战胜了毒品和酒精,却在尝试异性婚姻后,陷入同性恋关系。许多有同性性取向的男性虽然会和女性发生性交,但不想和女性结婚。埃尔顿·约翰尝试和自己所爱的女性联合,这点我很为赞赏。

另一位著名的同性恋男性

圣公会主教基尼·鲁滨孙1947年5月29日出生时名为威基·基尼·鲁滨逊(Vicki Gene Robinson)[10]。他的一生是人性变化的奇例。小基尼出生时体质虚弱,接生的医生以为他肯定会死于襁褓。但是基尼不仅活了下来,还完成了大学。

        基尼在佛蒙特大学当实习牧师时认识了伊莎贝拉·麦克丹尼尔(Isabella McDaniel)。他们1972年结婚,有两个女儿。鲁滨孙一直声称他没有向伊莎贝拉隐瞒自己的性取向。[11]他后来决定离开妻子,就此我们可能会问,神允许伊莎贝拉怀孕是不是一个错误?

        鲁滨逊夫妇共同面对了基尼个人决定离开婚姻一事。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位愿意和他以同性恋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男性。因此,基尼决定离开婚姻,抛弃家人。教堂中,二人将戒子还给了对方,并以这悲哀流着泪的仪式了结关系。

        基尼·鲁滨逊后来承认,他永远无法成为伊莎贝拉值得拥有的那种丈夫。英国一家网站分红新闻(Pink News)如此报道:

        主教鲁滨逊和妻子伊莎贝拉·麦克丹尼尔-人们也称她波-婚后14年于1986年分开了。鲁滨逊说:“我们认为波应该和一位能够以异性爱爱她的人建立关系。同时我也应该有看看自己能否和另一位男性建立关系的自由。我们二人都没有其他人的干扰,我们只是希望能善待彼此。”[12]

鲁滨逊似乎不觉得有任何义务兑现在神面前对妻子的承诺:一生一世爱她、敬她、听从她。基尼的祷告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够认真明白:

全能的神,创造并维持宇宙的主,求您为我的妻子找一位善良的男人作她的性伴侣。还有,您帮她找时,也求您为我的性需求找一位善良的男人。 

-          基尼您永远感恩不尽的仆人

令人不解的是,基尼·鲁滨逊明知是自己娶了伊莎贝拉,自己和她生育了两个女儿,这些都是他作出的决定。他也为家庭信实地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情感和属灵支撑。鲁滨逊对其他男性的同性性欲的冲动不仅搅扰了他,还将他引入迷途。于是他决定离开妻子,与另一个男性进入同性恋关系。鲁滨逊后又开始改写圣经对同性恋的禁令。他自创观点,颠覆圣经中明确禁止同性恋的内容,甚至设立了一个基督教宗派推崇他的观点。然而,无疑圣经明确只允许一种性关系存在,仅存在于婚姻中的夫妻之间。

        我和神就此已经做了这么长时间了,我很难相信神会要求我现在停止。[13]

—鲁滨逊对让他放弃主教职位的要求的回应。

基尼·鲁滨逊主教在2013年一月会提前退休,所以还是有人对此提出了要求[14]

鲁滨逊选择了撇下作为丈夫和父亲保护并引领家庭的固有责任。我认为这种行为是昧良心的。男人当然会有情欲,但是神并不允许男性为了和男性在一起而抛弃妻子。

        基尼·鲁滨逊曲解了婚姻圣约、父亲角色以及对神和社会的责任,但令我更难理解的是他宗派中基督徒的反应。这些人多认同基尼离开妻子、追随性欲魅惑的召唤是正确的。然而圣经和绝大多数基督教会只认同一种性关系:夫妻之间的性关系。除此以外,任何其他性关系包括嫖娼、肛交、强奸、同性恋、娈童等都是基督徒生活中无法纵容的。

        我见过这位极为糊涂的圣公会主教基尼·鲁滨逊。在我看来,他像一位精明的二手车销售员,这么说是因为他精心挑选言词,仅会告诉你们他想让你们知道的。照他所说,同性恋中的一切都如他所描述的一般,正像一台旧车,却无丝毫磨损,不存在任何隐患。虽然他言辞精巧,但却无法直面一个事实:平均来看,积极进行同性恋活动的男性多有健康问题。(这会在后文第八章健康危机中详述。)

这场致使撇弃婚姻的同性恋蒙骗是如何开始的?

威基·基尼·鲁滨逊因母亲艾陌基尼(Imogene)而得名。他从小的经历就异于其他男孩。因为出生时体质虚弱,许多年来,父亲一直以为基尼会随时夭折,因此难以和他拉近关系。他甚至以为,基尼所迈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步。[15]

        鲁滨逊结婚十二年后抛妻弃子,另寻男伴。令人不解的是,鲁滨逊说在教堂解除婚约仪式,将戒指交还对方之后的一天,他遇见了他的男同性恋伴侣。在他看来,似乎所有同性恋男性都应该能像他一样,找到幸福一生的伴侣。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笑面接受这个结局。

        鲁滨逊试图将他的同性恋新创观点告诉父亲。父亲却是一脸厌恶。我们可以想象他父亲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儿子,这么一个原本代表教会的人。父亲能对他说什么?作为男性,陷入同性恋关系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儿时与父亲关系的缺失。

        在基尼·鲁滨逊的故事中,我们明显地看到孩子与父亲关系断裂。鲁滨逊从未和父亲建立亲密的关系。执意要求公众接纳他的同性恋表现,鲁滨逊开启了盛满对榜样的质疑和诸多健康问题的潘多拉盒子。作为神职人员,无论他们自己是否愿意,都会被公众视为道德的守护者。将鲁滨逊视为道德模范的男性选择参与高风险的同性恋活动,令社会的标准整体降低。

        健康层面来看,最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渠道之一就是肛交,这也是同性恋中的一个常见活动。一位全爱全能的神当然不希望这些男性染上艾滋病。阴茎进入肛门会严重损害其功能,也有可能引发严重感染。我完全不能认同鲁滨逊,不过我认为他也无法体会同性恋中的不道德的因素。他更像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社会上很多人迷信的一个神话是,自己的性征是骗不过自己的。逻辑上来说,一个人可以在任意时候决定并宣布自己的性取向。同时,人们无可否认性取向在一定时段内会发生变化,虽然这类变化有时很令人诧异。

        能让一本书一夜成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一次采访了畅销书《低谷之下:与男性同房的男性黑人》(On the Down Low: A Journey into theLives of “Straight” Black Men Who Sleep with Men)的作者J.L.金(J.L.King)。[16]有很多女性,尤其是美国黑人,虽然在一夫一妻制下忠于丈夫,一生没有其他性伴侣,却都成了艾滋病阳性感染者。这是由于有上百至上千的丈夫对男性产生了兴趣,有些喜欢和男性共度性高潮,而有些对此已经瘾性难改。这就使得1990年代的很多男性成为艾滋病阳性感染者。他们还将这种可怕的疾病传给了自己的妻子。

        对于这些过着两面生活的男性,揭露他们的同性性欲,就意味着失去婚姻。他们背叛了婚约,没有做到爱妻子,珍惜并守护她,相反却将这种疾病传染给毫无戒备的终身伴侣,这是昧着良心的欺骗,毫无借口的恶行。这些男性虽然已婚却培养了和其他男性发生性关系的嗜好,这让我们不得不质疑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基本、最为神圣的承诺之一就是承诺爱、敬重并珍惜配偶的婚约。

        除了疾病和对家庭的损害,一个进入同性恋关系的父亲也会给孩子带来毁灭性的影响。长大时经历这种家庭破裂,孩子可能不太会进入同性恋关系,但是情感、心灵和心理层面的伤害会和离婚带来的伤害一样挥之不去。对这个想法成型过程稍作分析就发现同性恋普遍存在的人类缺陷。进入同性恋的父亲似乎认为,自己和另一个男性发生性关系,总能在以后找到为此辩解的渠道。

        许多男性在各自的社区都被敬重,忠于爱妻,多年与妻子同床共枕,享受夫妻关系,生儿养女。但后来,这些人为了和其他男性发生性关系却抛妻弃子。这些一家之主结婚多年以来,包括为人父许多年,真的都是未能认清自己的性征吗?难道一个人不应该结婚之前就能辨识自己会被哪种性别吸引吗?既然如此,从异性恋中转移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我们已经看了两位著名同性恋男性埃尔顿·约翰和基尼·鲁滨逊的例子。他们两位都自认为进入同性恋是正当的。两位都尝试过异性恋婚姻,婚姻都失败了。两位都想将同性恋变成正常健康的关系,不仅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也要在整个世界实现。这符合逻辑吗?他们希望整个世界都能认同他们偏激的世界观,认为同性恋是合理的。接着读下去,你们就会发现证据告诉我们的恰恰相反。

        约翰和鲁滨逊的不快童年和成长过程看似对他们进入同性恋关系的影响不浅。两位都是在一定年纪才进入同性恋。明显看来,仅有少数人进入同性恋,而大多数男性根本不会。因此理解为何这会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而与大多数男性无关,很有必要。



http://thinkexist.com/quotation/there+is_nothing_wrong_with_going_to_bed_with/204409.html.

http://thinkexist.com/quotation/i_think_people_should_be_free_to_engage_in_any/205240.html.

http://www.brainyquote.com/quotes/quotes/e/eltonjohn332599.html.

Patrick Humphries, A Little Bit Funny (New York: Smithmark Publishers Ltd., 1998).

Ibid., p. 15-6.

Ibid., p. 45.

Ibid., p. 48.

Ibid., p. 49-50.

http://www.brainyquote.com/quotes/quotes/e/eltonjohn377845.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_Robinson.

Ibid.

http://www.pinknews.co.uk/news/articles/2005-2388.html.

http://www.smh.com.au/articles/2003/11/03/1067708117018.html.

http://www.lifesitenews.com/news/archive/ldn/2010/nov/10111103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_Robinson.

J. L. King and Karen Hunter, On the Down Low: A Journey into the Lives of “Straight” Black Men who Sleep with Men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