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rc.org/issuebrief/homosexual-parent-study-summary-of-findings
同性雙親研究發現綜覽
Peter Sprigg(http://www.frc.org/content/peter-sprigg-vice-president-for-policy),政策研究組資深成員
近日媒體關注一項關於同性雙親育兒(定義:指同性戀伴侶帶養18歲以下孩子)之創新研究,是項研究以新家庭結構研究(New Family Structures Study, NFSS)(http://www.familystructurestudies.com/)為本,由Mark Regnerus率領,文章(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9089X12000610)首刊於《社會科學研究》期刊(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2年6月號。[1]
是項研究堪稱首道橋樑,貫通此前兩方面研究-即有關已婚夫婦育兒之益處(但相關研究並未直接與同性雙親育兒作比較)、及有關同性雙親育兒研究(樣本範圍較小),填補兩者間之空白。
對於持維護家庭價值立場的研究員而言,此項研究結果是意料中事,但卻遭同運分子猛烈抨擊(http://www.weeklystandard.com/articles/revenge-sociologists_648829.html)。[2]新家庭結構研究網站總結道:
數據清楚顯示,男或女同性戀雙親育兒明顯較已婚、親生父母育兒果效遜色。
家庭研究議會(Family Research Council, FRC)已有文章分析(http://www.frc.org/issuebrief/new-study-on-homosexual-parents-tops-all-previous-research)新家庭結構研究之方法及若干發現,[3]以下羅列各項主要發現,以作記錄。
與已婚、親生父母比較
雖然所有研究皆有值得參考之處,但研究發現若是具統計學意義,能顯出人口族群差異,則愈加可靠。假若研究設置各種變數控制組,而能得出具統計學意義之結果,即更令人信服。以下羅列該項比較同性雙親育兒、並已婚父母育兒研究,所得具統計學意義之發現。(部分數據為有某種經驗之比率,另部分數據為Regnerus制訂量表之平均得分。)
同性戀母親(LM)與同性戀父親(GF)育兒具統計學意義之事項,有或沒有控制組
同性雙親育兒與已婚親生父母育兒(intact biological family, IBF)比較,發現前者子女:
• 長大後更多領取福利援助(IBF 17%; LM 69%; GF 57%)
• 教育程度較低(IBF 3.19; LM 2.39; GF 2.64)
• 在家中取得安全感較小(IBF 4.13; LM 3.12; GF 3.25)
• 持續受家中「負面影響」較深(IBF 2.30; LM 3.13; GF 2.90)
• 更容易抑鬱(IBF 1.83; LM 2.20; 2.18)
• 更多被拘捕(IBF 1.18; LM 1.68; GF 1.75)
• 女性的性伴侶人數較多,包括男伴(IBF 2.79; LM 4.02; GF 5.92)及女伴(IBF 0.22; LM 1.04; GF 1.47)
同性戀母親育兒,具統計學意義數據,有或沒有控制組
與已婚親生父母育兒比較,發現同性戀母親子女:
• 同居比率更高(IBF 9%; LM 24%)
• 正接受公共援助人數高四倍(IBF 10%; LM 38%)
• 正全職受僱人數少一半(IBF 49%; LM 26%)
• 失業人數高三倍以上(IBF 8%; LM 28%)
• 認同純綷異性戀以外之其他性向身分,其人數多四倍(Identifies as entirely heterosexual: IBF 90%; LM 61%)
• 婚外或同居以外的性關係比率高三倍(IBF 13%; LM 40%)
• 童年時「曾遭雙親或其他成年照顧者(不限於同性雙親)非禮」比率高11倍,遠遠拋離另組別(IBF 2%; LM 23%)
• 曾遭強姦比率高四倍(平生曾有此經歷、不限於童年時)(IBF 8%; LM 31%)
• 更容易有依戀問題(IBF 2.82; LM 3.43)
• 更常吸大麻(IBF 1.32; LM 1.84)
• 更常抽菸(IBF 1.79; LM 2.76)
• 更常長時間看電視(IBF 3.01; LM 3.70)
• 更常犯嚴重罪行(IBF 1.10; LM 1.36)
與其他異性戀雙親組別比較
Regnerus研究的批評者指,研究以性傾向定義「同性雙親」(以父或母是否涉同性戀關係為準則),卻以家庭結構定義其他六個組別,是風馬牛不相及。此外,大部分媒體特別關注同性雙親與已婚親生父母育兒之比,但批評者認為,同性雙親撫養之孩子所以表現稍遜,是受家庭結構不穩影響(如離婚或單親),與家長的性傾向無關。
Regnerus的確並未比較「穩定的同性雙親家庭」與「穩定的異性雙親家庭」,理由很簡單,他難以找到「穩定的同性雙親家庭」。在248名由同性雙親撫養的子女中,只兩人(http://www.patheos.com/blogs/blackwhiteandgray/2012/06/q-a-with-mark-regnerus-about-the-background-of-his-new-study/)從年幼時起到18歲都與家庭及其同性戀伴侶同住。[4]
然而Regnerus卻有比較同性雙親(家庭結構通常不穩)與同為家庭結構不穩的異性戀父母,研究員不僅比較同性戀父或母親與已婚親生父母之子女,更比較了以下組別(字母簡寫為筆者所加):
• 兩歲前由陌生人領養者(AD)
• 成年後父母才離婚者(DV)[5]
• 與繼父或繼母同住(STP)
• 單親(SNG)
• 其他情況(OT,如孩子喪父或喪母)
綜合分析Regnerus之所有發現,可見男或女同性戀雙親子女表現,遜於任何一種異性戀結構家庭,包括不穩定、非親生父母家庭。
同性戀母親與異性戀家長比較,具統計學意義之數據
由於受訪者中,「同性戀母親」子女人數(175)較「同性戀父親」子女(73)多,用前者作比較更容易得出具統計學意義之結果。Regnerus因此說明:
第一組別(IBF)不計算在內…同性戀母親之青成年子女〔異於其他組別者〕…而具統計學意義者…有57項,控制後(並未顯示)有44項。相關差異大部分傾向不理想。
Regnerus的總結其實相當客氣。仔細檢視數據,同性戀母親組別與其他組別之雙變比較,其中57項其差距具統計學意義,其實全部都指向「不理想」。57項比較中,兩項與同性戀父親相比,55項與非已婚或親生父母異性戀家庭相比(屬較不穩定類型),而同性戀母親子女每一項表現都較遜色。
下列同性戀母親子女與非已婚或親生父母異性戀家庭子女比較、其中57項具統計學意義之差異:
有若干經驗之比率(Regnerus Table 2, p. 761)
• 正在同居(LM 24%; AD 7%)
• 成長期內家裡接受福利援助(LM 69%; AD 12%; DV 47%; STP 53%; SNG 48%; OT 35%)
• 正全職受僱(LM 26%; STP 47%; SNG 43%)
• 正在失業(LM 28%; SNG 13%)
• 上次總統選舉有投票(LM 41%; GF 73%; DV 63%; STP 57%)
• 認同純粹的異性戀者身分(LM 61%; AD 82%; DV 83%; STP 81%; SNG 83%; OT 82%)
• 曾有婚外情/同居以外的關係(LM 40%; DV 12%; SNG 19%; OT 16%)
• 曾被雙親/成人非禮(LM 23%; GF 6%; AD 3%; OT 8%)
• 曾被強姦(LM 31%; SNG 16%; OT 11%)
量表分數(Regnerus Table 3, p. 762)
• 教育程度(LM 2.39; AD 3.21; DV 2.88)
• 在家庭取得安全感(LM 3.12; AD 3.77; STP 3.52; SNG 3.58; OT 3.77)
• 受家庭負面影響(LM 3.13; OT 2.64)
• CES-D抑鬱指數(LM 2.20; STP 1.91; SNG 1.89; OT 1.94)
• 依戀量表得分(LM 3.43; DV 3.08; STP 3.10; SNG 3.05; OT 3.02)
• 衝動性格量表得分(LM 2.03; STP 1.86; SNG 1.82)
• 家庭收入程度(LM 6.08; AD 7.93; DV 7.42)
有若干經驗之頻率得分(Regnerus Table 4, p. 762)
• 吸大麻頻率(LM 1.84; AD 1.33)
• 抽菸頻率(LM 2.76; OT 1.91)
• 看電視(一次超過三小時)頻率(LM 3.70; OT 2.95)
• 被捕頻率(LM 1.68; AD 1.31; STP 1.38; SNG 1.35; OT 1.34)
• 干犯重罪而入罪頻率(LM 1.36; SNG 1.17; OT 1.17)
• 女同性戀伴侶人數(LM 1.04; AD 0.47; STP 0.47; SNG 0.52; OT 0.33)
• (女受訪者之)男性伴人數(LM 4.02; OT 2.91)
總結
單項研究所能「證明」之事總有限,雖然如此,新家庭結構研究所得結果起碼與維護家庭原則的研究相一致,可惜同運分子仍然否認:
1. 在今日美國,已婚、親生父母家庭仍是育兒最正常場境。儘管社會改革派認為傳統核心家庭已經不合時宜,但如Regnerus報告指,「研究涉及15,058人中,共58%稱整個青少年時代直至18歲或離家之前,都與親生父母同住」。
2. 孩子由已婚親生父母撫養表現更佳。即使不包括父母涉同性戀關係之子女表現數據,但新家庭結構研究結果已相當明顯,足證已婚親生父母育兒的家庭結構令孩子有最佳表現。
3. 同性雙親育兒令孩子受苦。不僅與已婚親生父母作比較,與所有其他家庭結構比較起來,同性雙親育兒表現仍是最差的。
4. 同性戀關係本質上就「不穩定」。200多名家長涉同性戀的孩子中,僅兩名在18歲前一直與家長及其同性戀伴侶同住,足證鮮有「穩定的同性戀關係」。
5. 公共政策應鼓勵已婚親生父母育兒,不鼓勵、嘗試減低,及/或不予確認、補助其他家庭結構,諸如非婚生子、單親、同居、離婚,或同性雙親育兒。
[1] Mark Regnerus, "How different are the adult children of parents who have same-sex relationships? Findings from the New Family Structures Stud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Volume 41, Issue 4 (July 2012), pp. 752-770;可瀏覽: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9089X12000610。
[2] 此類抨擊綜覽,參:Andrew Ferguson, "Revenge of the Sociologists: The perils of politically incorrect academic research," The Weekly Standard, Vol. 17, No. 43 (July 30, 2012) ;可瀏覽: http://www.weeklystandard.com/articles/revenge-sociologists_648829.html。
[3] Peter Sprigg, "New Study on Homosexual Parents Tops All Previous Research: Children of Homosexuals Fare Worse on Most Outcomes," Issue Brief (Washington, DC: Family Research Council), June 2012;可瀏覽:http://www.frc.org/issuebrief/new-study-on-homosexual-parents-tops-all-previous-research。
[4] Mark Regnerus, "Q & A with Mark Regnerus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his new study," Patheos: Black, White and Gray Blog, June 10, 2012;可瀏覽: http://www.patheos.com/blogs/blackwhiteandgray/2012/06/q-a-with-mark-regnerus-about-the-background-of-his-new-study/
[5] 「晚離婚」類別有點混淆;童年時父母離婚,但監護方並未再婚者,列作單親(SNG);童年時父母離婚,而監護方在孩子18歲前再婚列作與繼父或母同住(STP)。
[6] Regnerus在文中並未說明男同性雙親與非已婚或親生父母育兒家庭結構的比較哪些具統計學意義,但報告指在雙變比較中有重要意義的項目有11個,經控制後有重要意義的項目有24個。